1月信貸創單月曆史天量,M1零增長並非經濟停滯標誌

亞太日報

text

信貸、社融迎來開門紅。

2月20日,央行公佈數據顯示,1月新增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3.34萬億元,比上月多增2.20萬億,比上年同期多增0.11萬億;1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5.07萬億元,比上月多增29670億,比上年同期多增3909億。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對金融數據的影響並未在1月份體現。2月1日,央行等五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正在加大,帶動銀行及資本市場加大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支持力度。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預計,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和社融數據都將出現超季節性增長,並將明顯高於上年同期水平。不過,鑑於疫情不會對宏觀經濟運行帶來較大的中長期影響,王青認爲,今年貨幣政策穩健靈活的基調不大可能因此出現重大調整。由此,信貸、社融同比較快多增將是階段性的,全年金融數據增速,特別是人民幣信貸餘額、存量社融、廣義貨幣M2等同比增速大幅掉頭向上的可能性不大。

信貸創單月曆史新高

數據顯示,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34萬億元,同比多增1109億元,創下單月曆史新高。多位專家分析稱,疫情對1月的金融數據影響相對小,主要影響將從2月開始體現。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爲,本月信貸增長超出預期。一方面,各銀行項目儲備較爲充足,年初信貸投放積極性較高;另一方面,疫情大範圍傳播時各行各業基本進入春節假期,假期前的信貸投放規模基本奠定本月增量基礎。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佩珈分析1月信貸超預期增長與三方面因素有關:一是1月份往往是信貸投放的高峯月;二是銀行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金融支持,幫助企業復工和復產;三是信貸審批與信貸投放的錯位因素。信貸審批往往早於信貸的實際投放時間,即當月信貸投放主要與前期的信貸審批情況有關,而與當月的信貸審批和企業經營狀況無關。1月新增信貸受疫情衝擊較小。

3.png

1月企業中長期貸款多增

從新增信貸結構上看,在新增貸款中,中長期貸款佔比提升、企業貸款佔比提升,人民幣信貸結構不斷優化。

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34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14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491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8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769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66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596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567億元。

溫彬分析,從增量結構上看,企業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都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說明在逆週期調控政策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增強;同時,企業中長期貸款比上月和去年同期的增量又分別高於企業短期貸款的相應增量,說明金融機構按照監管要求不斷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民企、製造業的中長期融資支持力度。

此外,就居民部門而言,本月新增人民幣貸款6341億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別少增118億元和3557億元。溫彬認爲,居民貸款增量結構中,短期貸款減少114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491億元,中長期貸款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2667億元和522億元,說明年初房地產市場回暖,居民購房需求有所上升。

M1增速首次觸0%

值得注意的是,1月狹義貨幣M1增速觸及0%,爲該指標有統計以來的首次。有觀點認爲這是經濟停滯標誌,而這一說法可能並不準確。

央行數據顯示,M1同比增長0.0%,增速比上月末低4.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4個百分點。華寶基金副總經理李慧勇認爲,春節因素致M1增速大幅放緩,具體要看1~2月份合計數據。

2.png

M1同比增速首次降至0

王青稱,M2和M1增速較上月明顯回落,主要源於春節錯期效應。“春節前會有大量單位存款轉化爲居民存款,貨幣派生速度加快,會帶動M2及M1增速短期上揚。2020年和2019年春節在不同月份,這會導致上月(2019年12月)M2和M1增速加快,而上年高基數又會拉低本月同比增速數據,並不代表實體經濟運行出現明顯波動。”

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表示,1月企業存款減少16100億元,估計與春節前結算居民薪酬直接相關。但本輪疫情直接導致了春節期間居民外出消費有較大減少,居民存款迴流企業這一過程受到抑制,這也是M1增速較低但居民存款顯示多增的直接原因。1月財政存款的多增預計與地方專項債多發有關,預計年初存款資金重新迴流理財是助推非銀存款增速上行的主要原因。

此外,數據顯示,1月末,M2餘額202.31萬億元,同比增長8.4%,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與上年同期持平。

溫彬認爲,1月M2增速環比放緩,還由於上月8.7%的M2增速創下了近22個月新高,遠高於近期均值水平,同時,1月8.4%的M2增速與去年同期持平,與近兩年平均水平相比仍然不弱,且信貸和社融超出預期,對實體經濟起到支撐作用。

降息或更加迫切

1月如期迎來“天量”社融。初步統計,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5.0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883億元。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256.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7%。

2019年12月起,人民銀行進一步完善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將“國債”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與原有“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合併爲“政府債券”指標,指標數值爲託管機構的託管面值。

王青認爲,1月新增社融環比增加約2.97萬億,環比大幅多增,主因年初信貸放量、地方政府專項債開閘,以及“資產荒”背景下表外融資三項合計轉正。

他分析,新增政府債券環比多增3875億,主要原因是去年11月底財政部提前下達今年部分新增專項債額度,1月以來各地專項債發行迅速開閘,當月新增專項債發行量和淨融資額逾7000億元,大幅高於去年1月的約1400億元。另外,1月三項表外融資合計環比多增3265億元,或與年初銀行“資產荒”有關。

“同比來看,1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3909億,主要貢獻來自新增政府債券同比多增5913億,反映今年專項債發行進度進一步前移。”王青稱。

1.png

社融很大程度依靠政府債券

隨着疫情對金融數據的影響將逐漸體現,下階段,貨幣政策要如何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平衡至關重要。

“未來一段時間,疫情走勢仍是主導金融市場運行的重要變量,部分地區、部分行業的金融風險上升,尤其是部分中小企業的債務償付壓力加大將明顯加大,未來需要持續加大逆週期貨幣政策調控力度以支持經濟平穩增長。”李佩珈稱。

李佩珈認爲,目前通脹上行主要是結構性的短期衝擊,難以對逆週期貨幣政策調控形成掣肘。一是如果企業和居民的生產經營活動不能在3月得到恢復,則有必要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促進經濟增長;二是相比降準,降息或更加迫切,未來還有必要在繼續調低MLF(中期借貸便利)、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等利率的同時,考慮降低存款基準利率以支持企業降低成本;三是更加註重發揮定向工具作用,通過PSL(抵押補充貸款)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製造業、民營企業中長期融資,助力其復工復產;四是健全風險補償機制,提高金融機構發放中、微企業信貸積極性。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