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參議員、“一國黨”領導人寶林·韓森(Pauline Hanson)近日公開呼籲在即將到來的聖誕節“抵制中國貨”。然而,“抵制中國”這幾個字說着容易,但堪培拉真要掂量掂量,後果是不是承擔得起。在疫情之下,“反華”的澳大利亞來說只能是“得不償失”的選擇。
在經貿領域方面,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已連續幾年保持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悉尼先驅晨報》曾報道,中國市場對澳產品的需求增長讓其他地方相形見絀,甚至將超過美、日、印等國的總和。事實證明,目前沒有一個市場能夠取代中國市場在澳洲出口行業的地位。
眼下,關於礦產出口方面的擔憂情緒已經在澳政府內部蔓延。12月1日,昆士蘭州州長娜斯塔西亞·帕拉夏(Annastacia Palaszczuk)公佈的數據顯示,與中國不斷惡化的關係將進一步打擊當地礦業發展,礦業公司最後將面對的是昆士蘭州“關閉的礦山”。同日,西澳大利亞州州長馬克·麥高文(Mark McGowan)擔心鐵礦石行業將成爲中國關注的“新焦點”。西澳大利亞州一半的出口都面向中國,該州對中國的出口比其他地區的總和還要高。面對擔憂,麥高文表示:“我只希望能繼續與我們的長期貿易伙伴保持友好關係。”
礦業之外,中國還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農業出口市場、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市場。據澳大利亞統計局統計,2019年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1039.0億美元,佔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38.2%。
如此,對待頭號生意夥伴,輕飄飄一句“抵制”恐怕不是應有之態。
而在經貿之外,人文領域的“對華脫鉤”也非明智之舉。在澳大利亞的國際學生中,中國留學生佔比達到了30%。正如12月2日《澳大利亞人》報道所說,一旦對華關係惡化,澳大利亞的大學面臨着更大的風險,比起商品貿易,中斷留學生項目將更加簡單。報道指出,2019年澳大利亞高校從中國獲得了超過70億澳元的學費,中國留學生在澳總支出達到122億澳元。
加拿大卡普蘭諾大學經濟學教授肯·默克(Ken Moak)對《亞洲時報》表示,疫情之下,中國是現實上唯一能幫助澳大利亞再次成爲“幸運大陸”的國家,可悲的是澳方選擇了玩火,以假新聞挑釁中國,成了美國的盲目追隨者,那些反華分子是“導致這個國家被燒燬的罪魁禍首”。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也勸說澳政府,應該學學其他亞洲國家如何“處理好與中國的關係”,建議“收起擴音器”。
最後,借用澳大利亞前駐波蘭和柬埔寨大使、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名譽董事託尼·凱文的一句話來奉勸堪培拉:“中國還有很多其他好的選擇,但澳大利亞別無他選”。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