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更喜歡使用哪種支付方式?是輕點屏幕、手勢感應、刷卡、單擊鼠標,抑或是雙擊——還是堅持使用實體貨幣?如果你的答案是後者,那麼你很快就要淪爲一個異類了。
面對網購電商的日益繁榮,線上銀行方便快捷的轉賬服務,銀行卡和數字錢包的異軍突起,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拋棄實體貨幣。這還是近幾年來纔有的趨勢。在英國,銀行卡在2017年才超過現金成爲消費者的首選支付方式,非接觸式支付佔到全部交易的40%。這種強勁的發展勢頭着實令人頭暈目眩。
無現金支付的最大優勢在於它直接、高效又便捷,這些對我們來說顯然很有意義。但是,養成這種新的支付習慣究竟是我們主動的選擇,還是在利益相關者的引導下,被無意識地植入了這樣的習慣?
事實是,兩者都成立。商家們熱衷於降低成本和促進消費:我們結賬時經歷的環節越少,消費意願出現變數的機率就越小。支付設備和服務供應商真正的客戶是商戶,所以他們最需要迎合的是商戶的需求。另一方面,的確是我們自己選擇了銀行卡和電商。如果你還記得自己曾經因爲“貨到付款”在eBay遭過的罪,你就會想起你當時對於PayPal這樣的事物有多麼嚮往。而如果你已經上了點年紀,也一定會記得在銀行排隊或使用支票保付卡的日子,進而回憶起你當時爲了能用上即時銀行轉賬、借記卡和網上銀行是願意付出任何代價的。
但是,這種高度的便利是否存在弊端?如果說我們對現金的拋棄正把現金逼到一條絕路上,那麼這對我們來說意味着什麼?英格蘭銀行已經承諾,“只要人們有需求”就會一直提供實體貨幣。換句話說,如果需求不存在了,銀行就會停止供應現金。處理現金的固定成本很高;不管你是把總價值五百英鎊還是五萬英鎊的二十元紙幣塞進自動取款機,運鈔車司機、押鈔安保和燃油成本都是一樣的。同樣地,即使一家商店一天只入賬5英鎊的現金,店主也得照用錢箱,並且還要備上一些現金用來找零,盤點現鈔並將其存進銀行。我們越少使用現金,處理現金的成本就越高,這樣一來接受現金的商家也就會越來越少,接受現金的ATM機也一樣。可能在你還沒有察覺到的時候,銀行所說的人們對現金的需求就已經消亡了。
我們管這麼多做什麼?這麼說吧,取消現金所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多了。許多年輕人在處理現金的過程中養成了對金錢的概念,許多老人只能接受使用現金,別的都不會,而那些預算有限的人則發現使用現金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控制支出——比起刷卡或線上支付,不得不拍拍口袋或翻翻錢包的動作能讓我們更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消費情況。
還有就是普惠性。要承認,現金確實沒有保障。持有現金的人沒辦法拿這筆錢生利息,也無法建立財務記錄,而要獲取更廣泛的金融服務,財務記錄必不可少。這就是爲什麼“金融普惠性”通常意味着將人們從以現金爲基礎的生活中解放出來,進入一個有保障的正規的體系。但是,現金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普遍可行的支付和收款的手段了。對於那些沒有條件或不願意在銀行開戶或走向數字化的人來說,要如何在一個沒有現金的未來立足?據估計,英國有130萬成年人沒有銀行賬戶,還有更多的人缺乏數字化所需的素養或條件。並不是每個人都樂意或有機會用銀行卡進行消費,更不用說先買後付了。現金很可能不衛生、昂貴,又不安全,甚至會便利和滋長犯罪和腐敗行爲,但它也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使用的支付手段。
易於獲取的特點是現金的優勢,也是它的劣勢。壞人和好人都能夠使用它。實體貨幣在合法經濟中的作用可能正在日益萎縮,但它在“地下經濟”中仍然發揮着重要作用。儘管涉及現金的合法交易越來越少,但流通中的紙幣數量和價值反而在增加。因此,除了商戶和支付方式服務商希望降低成本、促進消費以及收集豐富的客戶數據之外,執法者和徵稅人支持無現金革命也是可以理解的。
要從經濟和執法的角度列舉反對現金的依據應該很容易,但支付並不僅僅是一種經濟或行政行爲,而是一種社會行爲,它取決於雙方針對一種貨幣和貨幣交付方式達成的共識。這種以現金爲中介的社會行爲僅限於付款人和受款人兩方,而且是二者間的私人行爲。相形之下,數字支付則會留下無數條痕跡,而這些痕跡最終會彙集成關於我們的大量信息。
取決於你所採用的支付方式,這種交易的記錄可能有限,也可能廣泛,最終可能被幾個或一些機構讀取。這些記錄可能包含能夠透露你是誰、你身處何地、你花了多少錢、買了什麼以及從誰那裏買的信息。你的智能手機所透露的信息可能同樣多,也可能更甚,但你仍然可以選擇把你的設備留在家中,甚至不用任何設備。但如果現金消失,自保隱私的可能性也就隨之關閉了。
如果你本人沒什麼不願示人的私人信息,並且不介意被追蹤和廣告定位,放棄現金的自由也許不是什麼大問題,但你是否準備好接受一個每筆交易都被記錄,而且理論上也可以被操縱的世界?在你下次需要選擇支付方式的時候,請考慮一下這個問題,因爲你每一次選擇使用無現金支付時,你都在塑造着人類共同體的未來。套用拜倫的話說,也許有一天,我們都有理由感嘆:“唉!所有的支付方式都是如此的透明啊!”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