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話只是個開始,巴以和平還需更大政治勇氣

亞太日報

text

當地時間7月11日晚,巴勒斯坦總統馬哈茂德·阿巴斯與以色列總統艾薩克·赫爾佐格通了電話。阿巴斯打電話給赫爾佐格,祝賀他成爲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感謝阿巴斯,並希望保持經常聯繫。巴以兩國總統均表示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舉行面對面會談。

這是阿巴斯首次與新任以色列總統通話。7月6日,阿巴斯還曾與翌日即將卸任的以色列總統裏夫尼通話。自2014年4月以色列拒絕釋放1993年前拘押的巴勒斯坦囚犯,並拒絕停止猶太定居者建設以來,巴以兩國領導人之間的對話就已經中止。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孫德剛認爲,巴勒斯坦領導人在以色列新舊總統交接之際分別與兩人通話,展現了雙方推動解決巴以問題的意願。不過,要真正解決巴以問題仍面臨巨大挑戰。

毫無疑問,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特別是去年2月美國提出所謂解決巴以問題的“世界協議”、導致巴勒斯坦切斷與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聯繫之後,巴以關係遭遇了巨大困難。今年5月10日至5月21日,以色列與加沙地帶哈馬斯武裝之間的嚴重衝突更是險些將巴以關係帶入失控的深淵。過去多年來,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出於追求“絕對安全”的目標,然而,5月的衝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色列“絕對安全”的幻想,以至於以色列不得不面對在外與哈馬斯作戰、對內應付國內猶太人與阿拉伯人衝突這種“雙線作戰”的困境。

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左、中、右翼政黨組成罕見跨黨派聯盟,結束了內塔尼亞胡政府對以色列10多年的統治。孫德剛認爲,重新推動巴以和談是以色列新政府展示其不同於內塔尼亞胡政府的一次重要政策宣誓;同時,支持屬於巴勒斯坦溫和派的阿巴斯政府,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哈馬斯進一步增強影響力。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巴以之間要真正實現和平,恐怕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一方面,無論是阿巴斯與裏夫尼的通話,還是阿巴斯與赫爾佐格的通話,在外交層面而言更多是一種禮節式的通話,其務虛性質遠大於實質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阿巴斯在通話中提到需要通過一攬子綜合方案最終在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實現永久和平,但赫爾佐格並沒有對此做出正面迴應。孫德剛認爲,這也體現出雙方在諸如東耶路撒冷地位、猶太定居點擴建、巴勒斯坦難民迴歸以及巴勒斯坦被佔領土等核心問題上依然存在很大分歧,而且這些矛盾很難在短時間得以解決。

另一方面,巴以各自內部局勢仍不穩定,雙方均需管控內部分歧。巴以兩國內部當前都面臨着嚴重的內部分歧。巴勒斯坦內部分裂已經持續多年,而本應在5月22日舉行的全面大選又再度被推遲。分析認爲,阿巴斯推遲舉行大選的實際原因是巴勒斯坦解放運動(法塔赫)內部紛爭已久,阿巴斯擔心法塔赫無法形成統一的力量與哈馬斯抗衡,有可能重演2006年立法委員會選舉失利的情況。哈馬斯在2006年立法委員會選舉中擊敗法塔赫取得多數地位。2007年法塔赫與哈馬斯爆發衝突,哈馬斯奪取加沙地帶,法塔赫實際控制約旦河西岸,導致巴勒斯坦陷入分裂。

而以色列新內閣更是一個被外界認爲“是因爲對內塔尼亞胡的厭惡和仇恨而結成的聯盟”。這個涵蓋了以色列左、中、右各派政治力量、8個政黨組成的執政聯盟不但各自政綱就矛盾重重,其在以色列議會的多數地位更是極爲脆弱。以色列國家安全研究所前所長、高級研究員埃蘭就表示,新政府面臨國內外諸多挑戰,在內政外交政策上很難有太大改變。孫德剛認爲,5月份以色列和哈馬斯的衝突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很慘重的教訓,對巴以雙方來說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管控分歧,避免再次爆發流血衝突、使雙方再度陷入衝突,在這個基礎上再來考慮解決問題的事情。

可以說,巴以領導人直接通話、乃至表達希望面對面會談的意願,都表現出在5月衝突之後,雙方願意通過對話而不是火箭彈來解決問題的態度。當前巴以之間脆弱的和平,也需要雙方付出更大的政治勇氣和耐心去維繫,戰爭與衝突不可能爲巴勒斯坦這塊飽受摧殘的土地帶來和平,只有以巴領導人負責任地開始認真對話,在“兩國方案”的基礎上解決衝突的根本原因,纔有可能讓這塊“流淌着牛奶和蜜”的土地,重新迎來和平與發展。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