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牧之
當地時間20日,美國總統拜登正式提名前副國務卿尼古拉斯·伯恩斯擔任駐華大使一職。若提名隨後在國會也獲得批准,將填補這一職位長達十個月的空缺。
尼古拉斯·伯恩斯,現年65歲,在美國小布什政府任內擔任副國務卿,還曾出任過駐北約大使一職,同時此人還是資深蘇聯問題專家。對外談判經驗豐富。
此人擔任美國駐華大使一職,在延續了一個傳統的同時打破了另一個傳統。所謂延續,就是說此前四屆美國駐華大使都不是中國問題方面的專家。另一方面,近幾屆駐華大使都是美國國內傳統政客,而並非專業外交家,伯恩斯的出現則是首次打破了這一傳統。
那麼拜登-哈里斯政府爲何會選擇伯恩斯這樣一位退休多年的外交家作爲北京和華盛頓之間溝通的橋樑呢?從上邊所說的這“一破一立”或許可以看出些許端倪。
首先來說這個“近年曆任美國外交官均不是中國問題專家”這一點。有道是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國際問題領域也會遵循這一點。美國,尤其是現任總統拜登,其政策導向已經很明顯是要全面形成對華高壓壓迫態勢,而且還是要帶上一衆小幫手的那種。這樣的情況下,若是一個熟悉北京政策的外交官,或許會在兩套思維邏輯中很難找到拜登政府最希望看到的徹底攪局的效果。而對中國若並非十分熟悉的外交官登場,則可能產生亂拳打死老師傅這樣出其不意的效果。根據美國媒體的評述,伯恩斯在對華立場上力主強硬的鷹派作風,也或多或少印證了這一觀點。
另外再看其北約方面的大使經歷,曾經促成東歐七國加入北約,完成北約東擴,形成了對俄羅斯的一次大範圍戰略壓迫,可以說是他本人外交生涯的一次高光時刻。也可以看出伯恩斯縱橫捭闔的外交能力,這樣正符合拜登目前竭力聯合盟友對華緊逼的總體外交立場。
再來說被打破的這個“政客出使北京”的傳統。近些年來由國內政客來北京擔任大使的歷史背景是奧巴馬政府時期,中美關係趨近於緩和與合作,大使的作用也更傾向於兩國政府間的交流,這時政客出身的背景更有利於這種官方之間對具體措施的直接交流。而目前拜登政府實際上對華的火藥味十足,顯然一個善於合縱連橫,口若懸河的外交官更適合這個風口浪尖上的職位。
中美作爲當今世界上兩大頭號獨立經濟體,和則兩利是多數地區間國家的共識。但與此同時,由北京牽頭並籌辦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由此形成的全球貿易架構正和由美元維繫的全球貿易體系做着市場競爭,這也直接導致了兩國間很難調和的矛盾。
既然競爭與對立已然無法避免,而美國針對性極強的駐華大使也赴任在即,那麼新一輪的博弈也將隨時準備上演。當年的《別了,司徒雷登》是對帝國主義的極盡嘲諷,還會有新的送別文章來還擊美國的霸權主義麼?這一切還要看美國政府能否迷途知返了。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