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8日舉行《亞洲經濟展望與一體化進程2020報告》線上發佈會。報告指出,2020年亞洲總體經濟可能出現零增長,今年亞洲經濟的全球佔比預計提升至50.2%。
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亞洲經濟增速在 2019年出現超預期下行,並且主要經濟體之間的經濟增速分化加大。
報告認爲,未來數年亞洲經濟仍將在中低速軌道內前行。基於這一基本判斷,2020 年部分亞洲經濟體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總體經濟很可能出現零增長。但最終亞洲經濟走勢如何還取決於疫情的發展及各國應對情況。如果下半年全球疫情緩解而經濟反彈較強,也可能實現正增長;但如果疫情反覆或經濟刺激政策效果不彰,也不能排除出現更嚴重負增長的可能。
近年雖然GDP 增速有升有降,但亞洲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比重一直穩步提升。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16~2018 年亞洲經濟佔比分別爲 47.6%、48.3%和 48.9%, 2019 年亞洲經濟增速降至近年低點,但佔世界比重仍提升至 49.5%。報告預計亞洲經濟佔比2020 年進一步提升至世界總量的一半以上,約爲 50.2%。
展望未來,一些與亞洲經濟運行相關的政策和社會環境因素值得關注。短期因素主要源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壓力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持續,長期因素主要源於勞動生產率增長乏力。
在一體化進程方面,報告表示,過去一年多來,全球政治和經濟格局繼續發生着複雜深刻的變化。在地緣衝突、貿易摩擦、科技壁壘、國際制裁導致全球貿易和投資大幅減速的背景下,亞洲經濟一體化阻力加大。
2020 年初開始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供應鏈受到重創,商品、服務和人員跨境流動停滯,資金鍊受阻,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亞洲與全球經濟相互依賴和影響的程度之深。
報告強調,全球化和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應該通過降低關稅、消除壁壘和促進貿易來解決,而不是在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上走回頭路。
對於亞洲經濟體來說,一個積極的方面是,東盟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 亞、新西蘭15個亞洲經濟體宣佈已經結束 RCEP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的談判,將於 2020 年正式簽署協議。如果包括印度,RCEP 將佔世界GDP的31%,全球出口的30%、進口的27%,亞太地區貿易的 80%。
亞洲地區是世界上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但是長期以來亞洲地區沒有區域自由貿易安排,亞洲經濟高度的一體化主要依靠自由市場的推動,最重要的動力是全球跨國公司在亞洲的全球價值鏈佈局,或者全球生產網絡。
報告指出,與CPTPP(Comprehensive Progressiv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相比,RCEP包括了亞洲全球價值鏈最核心的成員。未來亞洲需要進一步確保全球價值鏈可持續發展,抵制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改變本土企業發展滯後的情況,擴大區域內部市場,提升金融一體化程度,RCEP可爲這些目標的實現奠定組織基礎。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