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 印度rcep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 重北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訂,用馬來西亞商務部長的話來說,經過近十年的“血和淚談判”,各方終於簽署了這一協定。15個國家——東盟十國,加上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中國——將成爲這個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員。當然,在印度退出談判之前,該協定本應有16個國家加入。

印度爲什麼會退出RCEP?理由可能是這樣的:印度一貫的地緣經濟目標是防止亞洲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RCEP將加強中國在亞洲內部貿易網絡中的中心地位,而加入RCEP表明印度願意加入在其看來是由中國主導的新經濟秩序。就這一點而言,印度當然會選擇退出RCEP。

但這是印度退出RCEP的真正理由嗎?

彭博社的分析文章認爲,這不是印度退出RCEP的真正原因。文章指出,儘管嘴上說着支持全球化和商業友好,但印度政府近年來卻發展出強烈的貿易保護主義,這不禁讓人想起上世紀70年代封閉的、仿社會主義的印度,當時該國嚴格控制進口,經濟增長大幅放緩。而在最近的聯邦預算中,印度全面提高了進口關稅,這是該國自1991年對外開放以來從未做過的事情。因此,印度退出RCEP的真正原因,是其國家內部強烈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在作祟。

48784109941_bb665991d9_b.jpg

最近,很多觀察家發現,“獨立的印度”是印度國內的一個最新流行詞,這可從印度的傳統得到考究。文章寫到,“自力更生”這個概念在印度有着悠久的歷史,從上世紀30年代聖雄甘地反對進口製成品,到1991年之前實行了幾十年的嚴格的“進口替代”戰略,“自給自足”基本上是印度官僚和政客的本能反應,他們深信如果從國外買東西,就是在欺騙自己的國家。

所以,這些官僚和政客爲印度退出RCEP辯護稱,以前的自由貿易協定“傷害”了印度。這也是新一屆政府自2014年當選後所持的態度,它對印度簽署的每一項自由貿易協定都要進行重新評估。很多印度官員和具有政治影響力的遊說團體辯稱,早期的一些貿易協定導致了印度進口而不是出口的增加。

文章指出,印度政客的這種推理存在兩個問題。首先,正如印度政府自己說的,印度出口商根本沒有意識到自由貿易帶來的好處。其次,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並不意味着印度就受到了“傷害”,因爲自由貿易讓印度人獲得了更多更便宜的商品。

文章認爲,擁抱極端的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後果,印度根本承擔不起,因爲其國內需求不足以推動印度的增長。印度的市場可能是巨大的,但是正如莫迪的前首席經濟顧問在最近的一篇評論中所說,“外部需求總是大於國內需求”,這意味着印度必須“承受住”國內市場吸引力的誤導。

不過,儘管印度可能會發現很難重新加入RCEP,但還有其他自由貿易協定值得探討,比如與歐盟進行合作。如果印度退縮,其他國家將會受益。自由貿易不會傷害印度,保護主義纔將真正傷害印度。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