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洲新聞電視臺報道,當地時間2月3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見波蘭總統杜達時表示,在沒有英國的歐洲,波蘭、德國和法國理應“承擔起歐洲未來的責任”。由德國、法國、波蘭組成的“新三駕馬車”呼之欲出。
這不是歐洲領導人第一次提出要讓波蘭擔負歐洲的未來。2019年1月,時任意大利副總理馬泰奧·薩爾維尼表示,希望意大利和波蘭能夠締造一個“歐洲之春”,重塑歐洲秩序,並終結“德法軸心”的統治地位。位於東歐的波蘭,似乎在西歐國家中變得“炙手可熱”。
不過,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中東歐研究室的主任劉作奎表示,波蘭看似是一個“香餑餑”,但實際上波蘭要想取代英國成歐洲“新三駕馬車”之一併不容易。
首先,波蘭自身的政治影響力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它沒有能力扮演英國曾經在歐洲扮演的角色。在人口數量和地理規模上,波蘭與英國存在巨大的差距,其經濟地位與國際事務的影響力更是無法與英國相媲美。2018年,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爲2.83萬億美元,是波蘭的4.8倍。根據2018年的數據,波蘭的國內生產總值在歐洲僅排到第九位。此外,英國還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G7成員國、G20成員國,目前波蘭不是這些國際機構或國際組織的成員國。同時,從軍事實力看,英國仍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波蘭在防務領域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北約和美國。因此,無論在國際政治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上,波蘭相較英國仍有很大差距。波蘭就算想成爲“三駕馬車”之一,也會遭到其他綜合國力遠超波蘭的歐盟國家反對。
其次,近年來加速向民粹主義靠攏的波蘭已經成爲歐盟眼中的“壞孩子”。2017年,波蘭司法改革引發歐盟強烈不滿,歐盟還因此首次啓動了可剝奪成員國在歐盟各機構投票權的《歐洲聯盟條約》第七條。除了司法改革,波蘭還拒絕接受難民,並旗幟鮮明地反對 “多速歐洲”提案,這些舉動進一步深化了波蘭與歐盟之間的矛盾。2019年底,歐洲最高法院警告稱:波蘭可能不得不離開歐盟。因此,讓波蘭很難在促進歐盟改革上起到積極作用,難以擔負歐洲的未來。此外,波蘭還不惜犧牲歐盟利益,擁抱美國。2019年,波蘭總理杜達就表示,波蘭願意每年花費20億美元,邀請美國在波蘭長久駐軍。要知道,在美國的屢次施壓下,2019年韓國支付的駐韓美軍也不到10億美元。在歐盟主張建立自己防務體系,力推“歐洲軍”的情況下,波蘭的這一舉動顯得有些“打臉”。劉作奎認爲,波蘭就像美國安插在歐盟中的“特洛伊木馬”。
最後,法國和意大利高調“拉攏”波蘭並不是真心想讓波蘭在歐洲發揮更大作用,而是各有政治算計。法國希望波蘭能在英國“脫歐”後充當德法之間的緩衝劑,平衡德法之間的關係。此外,劉作奎還表示,法國一直與南歐國家在政治經濟上的聯繫更加緊密,拉攏波蘭有助於法國擴大自身在東歐上的影響力。而意大利則是希望波蘭能在“反難民,反歐盟”上與自己站在一邊。畢竟,意大利也因拒收難民的法令與歐盟大打“口水戰”,歐盟也因意大利預算案超支,首次啓動財政紀律懲罰程序,意大利與歐盟的矛盾難以化解。
劉作奎表示,波蘭政府也清楚自身的缺陷,因此在承擔歐洲責任一事的表態上相當謹慎。在與馬克龍的會面中,杜達也未明確迴應“三架馬車”的提議。波蘭若想成爲歐洲的“頂樑柱”,還需進一步增強自身實力,改善與歐盟關係。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