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艾仁
在涉及一系列演藝界名人的醜聞之後,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9月2日發佈通知,要求進一步強化對娛樂行業的管理,強勢整頓“飯圈”亂象,引發外媒關注。
通知明確要求堅決抵制違法失德人員,在選用節目演員及嘉賓上要嚴格把關,政治立場不正確、與黨和國家離心離德的人員堅決不用,並呼籲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決杜絕“娘炮”等畸形審美。
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娛樂行業也在蓬勃發展。據BBC報道,諮詢公司普華永道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娛樂行業是中國最賺錢的行業之一,2021年預計將產生約3586億美元(約人民幣2.32萬億)的收入。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報道指出,粉絲經濟的蓬勃發展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粉絲和偶像之間的關係,這也意味着如今的粉絲已經從早期的“崇拜系”逐漸演變成“養成系”,即粉絲見證和付費來支持偶像的成長。
迪肯大學傳播學高級講師Jian Xu認爲,這種從“崇拜”到“養成”的轉變背後,其實是資本製造流量明星的一種趨勢。在這股熱潮中,明星的“飯圈”同樣受資本控制。因此,管制“飯圈”是爲了管制流量明星背後的資本以及中國的娛樂行業。
Xu 指出,受社會主義“好榜樣”思維的影響,中國政府“希望看到健康的娛樂圈,正能量明星積極地影響粉絲爲社會做貢獻”。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馮應謙教授也認爲,中國政府對明星有價值觀上的要求。中國政府並不是不允許粉絲組織的存在,只是當出現問題時,政府會出臺相應的政策。
他說:“現在的管理方式非常多元,管理措施變得非常細緻。”
另據多維新聞網報道,在泛娛樂化的社會環境下,公衆人物言行舉止具有極大的示範引導效應。基於此,娛樂明星的種種問題不僅僅是行業問題,而是社會風氣、社會價值觀等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他們的言行可能會對社會特別是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嚴重污染社會風氣。
瑞士《新蘇黎世報》則評論說:“網上的各種粉絲圈中的討論確實存在粗俗的言辭,粉絲之間相互攻擊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不過,對中國政府來說,本次整治行動的目標絕不只是恢復網絡語言的文明程度。政府更擔心的是,當前流行的‘飯圈文化’會影響到青少年一代的思維方式。”
不過,德國之聲指出,儘管中國網民對於當局的整治力度大多表示歡迎,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比如,藝人失德失範的判斷標準是什麼?懲罰的力度又是怎麼衡量的?
(來源:亞太日報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