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經濟處於停滯不前的危機之中

Asia Times

text

由於在昂山素姬統治下的緬甸迎來繁榮未來的希望已經大大減退,該國的商界人士正為經濟蕭條付上代價,並懇求政府提供不太可能實現的援助。亞洲時報(

ATimes.com

)報導

世界銀行將2018/19財年(截至3月31日)的緬甸經濟增長預測從原先的6.8%下調至6.2%,原因是受水浸、通脹和「若開邦危機」等國內因素影響。

該國的經濟數據看起來不太好,今年4月至9月期間外國直接投資(FDI)的申請批准額達到1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30億美元。通脹率為8.5%,而去年為5.5%,最近幾個月的緬元貶值了25%,超過受強勢美元影響的其他區域貨幣。

雖然本月緬元價格小幅上漲至不到1,600美元,但仍有可能進一步下跌,這對緬甸主要以進口為主導的經濟構成了真正威脅。

一位要求保持匿名的緬甸基金顧問表示:「我們需要對貨幣採取的是長遠的措施,比如支持製造業的基建、出口的繁文縟節、更嚴格的邊境管制,但更寬鬆的過關程序。我們需要這一切促進貿易。這是我們解決貨幣儲備問題的唯一途徑。而且,從短期來看,FDI將大幅抵消貨幣。」

緬甸的商界分子,包括在2012年西方國家對該國取消制裁後湧入的FDI,對於當選的國務資政兼領導人昂山素姬及其國民政府愈來愈感到沮喪。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NLD)的焦慮不僅源於對若開邦危機的錯誤處理手法。

新一輪經濟制裁威脅正在醞釀中。歐盟貿易委員會將於本月稍後時間向緬甸派遣一個小組,調查取消緬甸的普遍化優惠關稅待遇(GSP) - 此舉威脅到該國新興的服裝出口業,該行業去年為該國賺得27億美元,其中大部分出口到歐洲。

該國迫切需要對能源進行投資,為人口和潛在製造商提供電力。外國公司熱衷於投資該領域,尤其是清潔能源替代品。

但政府拒絕提高電價,這是一個必要的舉措,亦會使該行業的投資具有商業可行性。相反,政府繼續補貼電費,每年涉及5億美元,這是150億美元國家預算中重要的一部分。加電費在政治上從未受到歡迎,但現時只有30%的人口有電力供應。

還有金融部門。央行一直在努力更有妥善地監管當地銀行,迫使它們減少透支貸款,並固定利率貸款,這些帳款可以每年轉期,因此難以評估。這可能是必要的,因為該國的銀行體系不發達且疲弱,不良貸款(NPLs)約佔該體系的15%。

但隨著當局採取更嚴格的監管,也應該實現自由化,允許銀行提供更多資金,特別是向陷入困境的中小企業部門提供貸款。

當地銀行家一直在乞求央行放寬利率管制,允許他們自行評估風險並設定利率和貸款期限,現在限制在一至三年內。到目前為止,他們的訴求還沒有得到回應。

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Myanmar Investments International Limited(MIL)的董事Aung Htun預測:「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緬甸將會原地踏步。」

撰文:評論員Peter Janssen

原文:

http://www.atimes.com/article/myanmars-economy-in-danger-of-standing-still/

更多:http://www.atimes.com/

相片:AFP / Ye Aung T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