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德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破萬,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 於3月18日首次就疫情發表電視講話。在近15年的總理任期內,除年度新年致辭之外,默克爾還從未針對任何危機事件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在講話中,默克爾特別提到:“此次疫情形勢嚴峻,請嚴肅對待。自二戰結束以來,我們國家從未遇到過如此有賴於我們共同團結行動才能應對的挑戰。”
的確,自2009年以來,歐洲國家接連遭遇債務危機、難民危機、恐怖襲擊等一系列事件的衝擊。德國不同政治力量在如何處置上述問題上紛爭不斷。政治力量分化和社會思潮分裂趨勢也隨之演化。可以說,默克爾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時局下強調“團結”二字,對於穩定當前德國局勢有着“特殊重要意義”。在默克爾即將卸任之際,德國國內局勢能否贏來暴風雨前的平靜,值得我們關注。
突如其來的疫情恐令德國經濟承受重壓
2019年,在貿易保護主義蔓延、英國“脫歐”談判屢陷僵局,以及後債務危機時代“陣痛”的影響下,歐盟和歐元區經濟均進入低迷期。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最新數據,2019年全年歐盟和歐元區增長率僅爲1.2%和1%。其中,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在去年表現疲軟,全年增長率僅爲0.6%,不但難以發揮大國的引領作用,且徘徊在低迷的邊緣。在其出口導向的產業裏,以汽車、機械、電子爲代表的工業領域出口貿易均出現下滑。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日前表示,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不僅德國經濟的供應鏈和生產將受影響,出口需求的走低及國內市場消費需求的低迷也將令德國經濟顯著承壓。同時,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也反映出德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高度不確定性。據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此前公佈的報告顯示,受此次疫情影響,2020年德國經濟增速預計將下調至負增長0.1%。德國經濟能否實現小幅復甦仍被打上問號。國內經濟的下滑也給德國的政局穩定帶來不確定因素。
進入“多事之秋”,德國“共識政治”已日漸式微?
相比其他歐盟國家,德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穩定,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二戰結束以來在德國社會形成的政治共識與社會互信。但自歐債危機以來,默爾克政府對受災國的“慷慨相助”以及難民危機中的“門戶開放”政策卻引得政黨相爭,社會內的共識也被日積月累的分歧所瓦解。這對主流政治精英長期信奉的“政治正確”造成一定衝擊。同時,爲擴大選民基礎,德國主流政黨普遍存在往中間靠趨勢,政策路線日益模糊趨同,難以適應民衆訴求的變化,其讓出的政治空間很快被新興政治力量填補。例如在2017年,提倡反歐元、反移民的德國選擇黨便以得票率第三的成績挺進聯邦議院,打破了二戰後從未有右翼民粹主義政黨進入聯邦議院的紀錄。而從2019年不來梅、薩克森、勃蘭登堡和圖林根州四次州議會選舉的結果來看,均呈現“傳統大黨不強,新興小黨不弱”的特點。政治力量的不斷分化與重組對德國政局的穩定提出挑戰。在此次疫情危機中,對於執政黨而言,能否採取果斷而有效的政策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對德國經濟與社會的負面影響,消解民衆的不安情緒,彌合社會分裂,必將關係到他們在2021年聯邦議會大選的競選前景。
受國內動盪與民意牽制,“默式外交”面臨調整?
作爲歐盟經濟的“火車頭”,德國在歐盟各國中屬於擁歐程度高的國家。默克爾本人更是歐洲一體化的倡導者。但在債務危機、難民危機、恐怖襲擊、社會不平等問題的多面夾擊下,德國民衆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及失落感上升,疑歐情緒也開始蔓延。隨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整個歐洲暴發,歐盟各國“自掃門前雪”,甚至出現“劍拔弩張”。歐盟內部正經歷着關乎凝聚力的嚴峻挑戰。對於歐盟各國能在何種程度上協調一致聯合抗疫,不少人發出懷疑的聲音。據德國《明星》週刊報道,歐洲的極右翼政黨正在利用疫情重擊民衆對歐盟的信心。在國內穩定性下降的情況下,德國在國際層面上的作爲也缺乏民意支持。根據受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分析中心委託調查的最新數據,包括德國、法國在內的11個歐盟國家超過50%的受訪者認爲,未來20年內歐盟解體是“現實的可能性”。而在2017年科爾伯基金會的民調中,52%的被訪德國民衆則傾向於在外交政策上採取剋制立場。隨着上世紀歐共體成立以來逐漸形成的歐洲認同正在減弱,德國各政黨以及社會民衆在繼續推進積極的外交政策,和迴歸經貿關係上的保護主義兩種路線之間恐將產生更多的摩擦與分歧。
德國政局失穩,是否會對中德關係帶來不確定性因素?
由於德國國內穩定性下降,且國際形勢動盪不安,可以預見德國在未來對外政策上會更加謹慎,與歐盟外部國家往來時,將更加強調規則協調與利益安全,特別是中歐雙方在“16+1”與“一帶一路”問題的處理上。另外,在“後默克爾時代”,一批新的德國青年才俊將悉數登上政治舞臺,能如默克爾般的“中國通”領導人實屬少數。在我們習慣了“默式外交”套路的背景下,應對此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與應對措施,以適應德國的新政治與新面孔。雖然未來中德兩國關係可能存在不確定性,但仍有值得期待的地方。
中德兩國在抗擊疫情方面展現出良好的合作精神。2月13日,默克爾在柏林會見王毅外長時高度讚賞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採取了果斷、有力的防控措施,付出巨大努力,願繼續向中方提供支持和幫助,開展合作。德國多位政商界代表也在不同場合對中方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敬意。德國方面也借撤僑之機,陸續將防疫援助物資運抵中國。而在疫情肆虐德國之際,中國三一集團則緊急馳援德國首批50000個醫用級防護口罩,與德國人民共抗疫情。據德媒報道,德國製藥企業BioNTech已與我國上海復星醫藥公司達成合作協議,聯合參與抗疫研發和銷售。雙方雪中送炭的情誼與務實合作的精神無疑能進一步增進中德兩國之間的關係。
2020年歐中峯會將有望爲中德(歐)關係的發展注入新動力。作爲下半年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德國希望藉此平臺協調歐盟各國對華立場,並且與中國進一步商討區域經貿合作議題。中德兩國在維護國際貿易規則、應對氣候變化、解決地區衝突等問題上具有相似立場。本屆峯會將是中德、中歐爲鞏固多邊主義的國際秩序的一大重要舉措。
總體來說,經貿合作始終是中德關係的重要基礎。中德平衡好合作與競爭關係,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做合作共贏的“引領者”,將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