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印度外長蘇傑生通電話。雙方同意公正處理加勒萬河谷衝突引發的嚴重事態,共同遵守雙方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儘快使現地局勢降溫,並根據兩國迄今達成的協議,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就在幾天前,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控制線附近剛剛發生了激烈交火。連一向平靜的印度-尼泊爾邊界近期也發生了開火事件。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印度國內社會經濟的背景下,印度政府爲何還“三線出擊”挑釁鄰國?
這首先是印度政府的外交投機主義思想在作祟。近年來,美國政府推出“印太戰略”後,極力拉攏印度,使得印度覺得自身的重要性提升,特別是美日印澳“四邊機制”的成立,更是讓印度“自信心”爆滿。這種自我膨脹情緒的驅動下,2017年印度軍隊在洞朗地區挑釁。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南亞和印度洋研究中心主任郭學堂認爲,在大多數國家都忙於應對疫情的情況下,印度政府認爲印度的“戰略機遇”來了,因此纔敢在邊境領土爭議問題上咄咄逼人。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認爲,美國因素對印度外交有重要影響,印度近期的一些舉措也反映出印度處理對外關係中“缺乏長遠大局觀”的一面。事實上,只要回顧歷史就會發現,只有當印度與周邊國家關係向好時,涉及邊境領土爭議問題纔會得到解決,而與鄰國關係緊張對邊境領土爭議問題的解決沒有任何好處。
同時,印度政府也有通過軍事冒險主義轉移國內矛盾的算盤。據《印度時報》報道,截至當地時間6月16日,印度國內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343091人、死亡9900人,是亞洲確診數量最多的國家,在全球僅次於美國、巴西和俄羅斯。
印度的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印度經濟監測中心5月初發布的數據顯示,印度4月份國內失業率達到27.1%,創下歷史最高水平。此外,受疫情影響,印度今年一季度經濟只增長3.1%,創下8年來最低水平,而世界銀行預測,2020至2021財年,印度經濟將萎縮3.2%。由於印度政府應對疫情不力和經濟總體低迷,印度民衆對政府的不滿日趨上升。郭學堂認爲,印度政府和軍方長期鼓動印度教民族主義,以便在經濟困難時期將國內矛盾轉移到周邊衝突問題上。現在印度在領土爭端問題上採取軍事冒險主義行動,主要就是爲了緩解國內政治矛盾和經濟壓力,將民衆的注意力轉移到與印度有衝突的周邊國家。
但是,如果被軍事冒險主義矇蔽了雙眼,受到反噬的必然是印度自身。莫迪政府在2019年大選中就曾許諾建設“新印度”,提出了2030年前要將印度發展爲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願景。不管印度政府是否願意承認,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只有保持地區穩定,纔有可能使資金、技術等要素向印度流動。印度的發展和崛起必須在處理好與中國、巴基斯坦等周邊國家關係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得以實現。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