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 這一幕,實在噁心

亞太日報

text

記者 李昕

近日,角逐英國執政保守黨黨首之位的最後兩強、前財政大臣裏希·蘇納克和外交大臣伊麗莎白·特拉斯參加首場電視辯論,美英政客但凡選舉就比誰對華更強硬的荒誕戲碼再次上演。

電視辯論中,兩人互懟對方過往對華不夠強硬:蘇納克攻擊對手過去曾支持前首相卡梅倫提出的打造未來十年英中關係的“黃金時代”;而特拉斯則指出蘇納克“直到一個月前還在想着推動與中國建立更密切的貿易關係。”

當然,兩人不僅僅相互攻訐過往尋求促進英中關係健康發展的言論,還在其他方面不遺餘力展開“人身攻擊”,難怪英國老字號《衛報》評論說辯論毫無尊嚴、在應對關鍵挑戰方面毫無嚴肅性。

爲了能“應聘”成功,這兩名英國政客不僅丟掉了體面,也丟掉了常識。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特拉斯稱脫歐後的英國必須與英聯邦國家進行更多的貿易,以應對中國“對我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嚴重威脅。”她發誓,如果她擔任首相,將與英聯邦國家簽署“快速通道”貿易協議,稱此舉將幫助英國和其他民主國家“贏得反對獨裁者的全球鬥爭”。

特拉斯聲稱,與由56個成員國組成的英聯邦建立更緊密的經濟聯繫,將加強“集體經濟安全”,並“抵制中國通過惡性使用經濟手段擴大其影響力的企圖”。

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如果學過歷史,就應該知道,“英聯邦”的根源是英國殖民主義和英帝國,與“自由”“平等”風馬牛不相及。這一國際組織的前身是英帝國,由英國及其自治領和其他已獨立的前殖民地、附屬國組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懾於日益高漲的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才調整了同原英帝國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如今,英國也早已不是英聯邦的主宰。

即使現在英聯邦宣稱成員共同遵守並實行多種普世價值的價值觀,正如《衛報》專欄作家亞福瓦·赫斯所言,“英聯邦無非就是英帝國2.0版”。

在題爲《若英聯邦不是英帝國2.0版,那還能是什麼》的文章中,赫斯以英國和英聯邦中的非洲成員國關係爲例,指出英國公司控制着價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非洲關鍵資源,即黃金、鑽石、天然氣和石油,以及約爲英國四倍的土地面積。藉着英聯邦的旗號,英國在非洲成員國大肆宣揚市場自由化、對開採者友好的制度、低公司稅率的重要性,並將非洲變爲其避稅天堂。這直接導致非洲每年損失的資金比它收到的援助、貸款和匯款要多300億英鎊。

此外,在加勒比地區,14個國家--包括相當數量的英聯邦成員國--起訴英國政府,要求賠償持續四個世紀的奴隸制帶來的損失,而英國正利用英聯邦的管轄權問題來阻止這一要求。

與剝削、掠奪發展中國家資源成性的英國相反,中國的巨大發展不僅造福中國人民,更是惠及世界,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不論是“一帶一路”倡議,還是全球發展倡議,中國積極承擔起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優質公共產品的責任,推動加強全球減貧、糧食安全、發展籌資等領域合作,幫助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菲律賓,中國雜交水稻商業化推廣面積22.65萬公頃,直接及間接惠及13.4萬餘農戶;在肯尼亞,穿梭在蒙內鐵路上的列車連接起城鎮和鄉村;在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中國援助擴建學校,被當地人譽爲“像一座燈塔,照亮瓦努阿圖年輕一代學習知識的道路”。。。

由此看來,特拉斯所聲稱的“集體經濟安全”,無非是想強行扯斷中國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發展關係,以便能繼續剝削英聯邦內部發展中國家。

與特拉斯的強硬對華態度相比,尋求高升的蘇納克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聲稱中國是“對我們國家安全的威脅,是對我們經濟安全的威脅”。令人遺憾的是,這兩名競選者一方面自甘淪爲美國組建的反華陣營的先鋒力量,另一方面則如同鴕鳥般把頭埋在土裏而對英國真正面臨的問題視而不見。

正如一名叫喬治·哈伯恩的英國網友在蘇納克的推文下留言所說,“中國與英國醫療服務體系癱瘓、生活成本危機、通貨膨脹、我們平緩的經濟、多佛爾港交通封鎖引發的危機、日益嚴重的食品缺乏問題、不可持續的能源價格上漲以及保守黨執政下的一系列其他失敗有什麼關係?處理好真正的問題!”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