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看淡零售業前景

Asia Times

text

備受中國旅客歡迎的化妝品連鎖店莎莎國際日前發表中期業績時,主席郭少明卻罕有地對來年香港零售市道大吹淡風,主要受人民幣貶值及中美貿易戰等不明朗因素拖累,斷言公司財政年度下半年的業績不及上半年。

向來被形容為零售市道大好友的郭少明看淡言論一出,立即令莎莎的股價在本周四一開市便急跌接近一成。不少證券行亦立即跟風唱淡莎莎。

截至今年9月底止的上半年,莎莎整體營業額按年增加16.3%至41.47億元,由於銷售及分銷成本佔收入比例減少,帶動集團純利按年大升84.5%至2.03億元,佔集團總營業額85%的港澳地區經營溢利亦增逾六成。但事實上,集團第二財季(7月至9月)港澳零售銷售額及同店銷售增長已顯著放緩,分別升10%及7%,對比第一季高雙位數增長27%及25.3%,可謂急速下跌,難怪郭少明也只能看淡前景。

近日香港兩大基建先後落成啟用,帶動不少遊客來港觀光,但來購物的訪港旅客不算多,暗示兩大基建短期內對莎莎生意帶來的幫助有限。但他強調,兩大基建長遠對香港零售有利,未來開店亦會集中在基建鄰近地區,如東涌、西九龍等。期內香港分店有112間。

早前不少證券界都看好莎莎在中國的業務,但在報告期內中國業務仍然錄得虧損,而銷售額及同店銷售額亦按年錄得輕微跌幅,但期內虧損則高達1,354萬元。中國業務似乎在拖著公司前進的後腿。因應業績欠佳,莎莎在中國的開店計劃會更保守,首要任務是經營好現有分店,加強自家品牌銷量提升毛利,相信下半年的虧損可大幅收窄,表現勝過上半年,不過能否扭虧為盈仍要視乎未來數個月的表現。

另一虧損業務則為電商平台業務,電子商貿業務的營業額較去年同期增長 4.6%至 1.85億元,當中來自天貓、網易 考拉、小紅書、京東等第三方平台的銷售額按年增長逾 120%。該等第三方電子商貿平台佔莎莎電子商貿業務銷售額逾 50%。電子商貿業務的虧損由去年的 1,880萬元收窄至 1,180 萬港元。

莎莎在發展電子商貿業務時,面對了免費送貨門檻的難題。公司在今年4月起下調免費送貨門檻至290元,令不少顧客消費。但2017年時為提高客戶流失率,又突然間推出不少免費送貨優惠。不過,新免費送貨安排又未能完全吸引去年流失的客戶群,導致自家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銷售疲弱。

莎莎表示,儘管來自自家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的銷售表現有所放緩,兩者仍然是公司整體業務的重要渠道,可策略性地透過結合線上購物與中港澳三地實體店,為顧客提供無縫的購物體驗。莎莎自家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將繼續是公司接觸不同地區顧客的平台,加強與顧客的互動及進行跨渠道的交叉銷售。莎莎正把所有來自中港澳店舖、莎莎網上購物平台及各地市場推廣活動的顧客資料整合,並上傳至單一大型綜合平台。標營銷、交叉銷售及提升顧客忠誠度項目奠定穩固基礎。完成整合業務單位後,莎莎顧客將可於大中華地區享用線上線下無縫購物體驗。

撰文:評論員鍾紹陽

更多:

http://www.atimes.com/

相片:i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