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釁中國,也治不了印度的 “病”

亞太日報

text

9月7日,印軍非法越線進入中印邊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並悍然對前出交涉的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中國邊防部隊被迫採取應對措施穩控現地局勢。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指出,印方行徑嚴重違反中印雙方有關協議協定,推高地區緊張局勢,極易造成誤解誤判,是嚴重的軍事挑釁行爲,性質非常惡劣。中方要求印方立即停止危險行動,立即撤回越線人員,嚴格約束一線部隊,嚴肅查處鳴槍挑釁人員,確保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最近一段時間,印度方面在中印邊界反覆做出冒進舉動,或許能一時煽動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暫時掩蓋疫情嚴峻和經濟衰退雙重夾擊的危機,但卻無法轉嫁印度國內深層次矛盾。

2020年是中印建交70週年,對兩國關係而言尤爲重要,但印方卻多次做出有損中印關係發展的舉動。6月15日,印度一線邊防部隊公然打破中印軍長級會晤達成的共識,在加勒萬河谷現地局勢已經趨緩情況下,再次跨越實控線蓄意挑釁,甚至暴力攻擊中方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進而引發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6月30日,印度政府以所謂的國土安全爲由,決定禁用59款來自中國的手機APP,並在9月2日再次禁用118款中國手機APP。8月31日,印軍在班公湖南岸、熱欽山口附近再次非法越線佔控,公然挑釁,嚴重破壞中印邊境地區和平穩定。此次印度突破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印兩軍達成的相互不使用槍支的共識,在軍事冒險主義的路上走得更遠。

“中國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中國軍隊完全有決心、有能力、有信心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日前與印度防長在莫斯科會晤時的表態絕不是一句空話。中國GDP大約是印度的5倍、中國的軍事力量比印度強大得多,這一切決定了印方膽敢對中方開“第一槍”,中方就不會給其開“第二槍”的機會。

在軍事冒險的邊緣瘋狂試探,印度圖什麼?這背後,是印度政府單方改變邊控現狀的所謂“前進政策”因素、印度國內政治生態右傾化的大氣候、國際地緣政治環境變化下印度政治投機心理等種種原因疊加的結果。其中,最直接最緊迫的原因,是印度國內的維穩重壓。

據印度媒體報道,截至當地時間9月7日,印度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420萬,一舉超越巴西,成爲世界確診第二多的國家,而且還有專家分析稱,按照目前每日新增病例數量來看,印度或將在未來6星期後超過美國,成爲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在國內疫情狀況愈發嚴峻的同時,印度經濟也出現了嚴重衰退。根據印度中央統計局8月3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二季度印度經濟大幅下滑23.9%。這是印度從1996年開始發佈相關數據以來,最嚴重的季度經濟收縮。

應對疫情不利和難以重啓經濟已成莫迪政府的軟肋,並被在野黨攻擊,但莫迪政府的選項又極爲有限。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試圖通過反覆在邊界問題上做出挑釁舉動,製造中印軍事對抗的緊張氛圍,以及出臺制華政策等,臨時安撫國內政治反對派和民衆騷動情緒與怨氣,維持疫情折磨下的政治與社會穩定。

除此之外,印度政府也有意借挑釁中國、炒作中國議題,來推動國內的“去中國化”的進程。2014年9月,莫迪在第一任期開始沒多久就提出“印度製造”計劃,準備在2025年讓印度製造業在GDP中的佔比從當時的18%提升至25%,並推出了一系列經濟改革計劃,但效果卻不盡人意。長期以來,印度在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傢俱以及家庭用品等廉價產品方面都較爲依賴中國,莫迪政府也深知無法與中國“全面脫鉤”,特別是在當前疫情背景下,只會帶來更大的經濟困境和社會動盪。印度政府的“如意算盤”是,通過挑釁中國、煽動對華仇視情緒,爲本國產品替代“中國貨”培育土壤,完成對“中國貨”的一次強行替代,部分實現印度產業“大翻身”。

不過,不管印度的“小算盤”打得再響,試圖用挑釁中國的方式轉嫁國內矛盾都無異於飲鴆止渴。無論國際政治風雲如何變幻、無論在印度看來利用外部形勢變化向中國套利的誘惑有多大,都無法改變一個根本事實:中印是搬不走的鄰居。作爲世界上僅有的兩個10億人口級別大國,解決國內不平等不均衡不充分的經濟社會發展問題應當成爲壓倒一切的首要關切。在解決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問題上,印度顯然比中國包袱更大、困難更多。印度不僅承受不了打破和平的代價,挑釁中國也治不了印度的“病”。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