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NBA總裁大衛·斯特恩去世,永遠銘記爲中國送錄像帶的他

亞太日報

text

北京時間1月2日凌晨,NBA官方宣佈,前總裁大衛·斯特恩去世,享年77歲。

這距離他卸任NBA總裁,差一個月就六年了;距離他1984年出任NBA總裁,36年。

我們都知道,1984年,是NBA一個時代的開始:

拉里·伯德拿到他第一個常規賽MVP和第一個總決賽MVP,NBA第一次在總決賽見證了伯德的凱爾特人vs魔術師的湖人;那年夏天美國隊拿下奧運會男籃冠軍,選秀大會迎來黃金一代,奧拉朱旺、喬丹、巴克利和斯托克頓進入了NBA。

接着,大衛·斯特恩成了NBA總裁。

之後的30年時間,從一撮小鬍子變得一臉皮笑肉不笑的斯特恩,將NBA變成了世上最頂級的體育聯盟之一。

說他是體育史上最偉大的當家、籃球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大概也沒什麼問題?

他當了三十年NBA總裁。三十年時光,足夠邁克爾·喬丹從一個北卡三年級生變成體育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再成爲一個略微發胖的球隊老闆。

足夠讓NBA從1984年23支球隊組成總價值1550萬美元的聯盟,變成斯特恩卸任時,30支球隊平均價值6億美元的巨無霸。

足夠讓NBA從一個轉播合同都搖擺不定的聯盟,變成如今有二百個開外的國家爭相轉播、在互聯網時代繼續賺錢的大機構。

大衛·斯特恩和姚明。

如果您是個純粹酷愛籃球運動的球迷,大衛·斯特恩不太討人喜歡:尤其是21世紀,他張牙舞爪地制定了各種規則:

用限衣令逼迫明星們都得穿得像商務人士。

用聯防進一步壓制了巨人明星的活躍性,使NBA再也無法回到1990年代中期的四大中鋒時代。

在2004年的no handcheck規則,大幅度提高外圍持球者的待遇,使NBA成爲持球型後衛們華麗突破的舞臺。

親自出手,用“籃球原因”叫停了克里斯·保羅去到湖人的交易……

但沒法否認的一件事是:

20世紀最後十六年,他不遺餘力地推廣NBA轉播,並且從一切環節完善電視轉播,終於使NBA從球館項目,變成了完美適合電視轉播的項目。

如果說他上任之前,NBA是話劇,那他卸任時,NBA已經變成了電視劇,甚至網劇:也許沒那麼硬核純粹了,但影響力、流行度和覆蓋度,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

相比起FIBA和NCAA來,NBA的籃球顯得更雜耍,更戲劇性,更像是在爲電視直播和互聯網傳播服務的一場現代體育秀——但這就是大衛·斯特恩的所作所爲。

大衛·斯特恩和選秀大會上的易建聯握手。

如果沒有他,NBA會怎麼樣呢?

1970年代末,NBA形象糜爛塗地:嗑藥、酗酒、嬉皮士球員,聯盟沒有穩定的轉播合同,凱爾特人這樣的偉大球隊也可以老闆說換就換,1979年NBA最高年薪不到70萬美元。

然後,斯特恩來了。他是個出生在紐約的猶太人,他畢業於哥倫比亞法學院,他熱愛的並不是奔放個性野蠻生長,而是制定規則。

在他當總裁前四年的1980年,就提出了兩項措施:藥物檢查與工資帽。前者用來對付嗑藥的球員,後者讓NBA各球隊的工資總額有章法可循。

此後,就是NBA的黃金時期了。除了那些顯而易見的,比如球員薪水上漲、球員地位提高、新增七支球隊,斯特恩治下,NBA還有以下改變:

新造球館二十八座‘;

主持了五支球隊搬家;

1992年他打造夢之隊系列,開始征服FIBA世界,使NBA成爲世界體育的神話;

他營造體育史上最偉大對手之一(魔術師VS伯德);

組出史上最偉大球隊之一(夢一);

他與體育史上最偉大球員之一(邁克爾·喬丹)互相成就;

中國大陸球迷耳熟能詳的,“斯特恩帶着錄像帶來,求着中國播送NBA”的故事——以及其他類似的故事。

大衛·斯特恩和喬丹互相成就。

客觀而言,因爲NBA的推廣,籃球事業才能達到如今的宏偉地步。

他向全世界推廣NBA,是如此不遺餘力。1987年,密爾沃基雄鹿跟歐洲球隊打比賽,大受歡迎。於是1988年10月,斯特恩把波士頓凱爾特人連同伯德們一起,派去跟西班牙球隊打比賽,並在那時留下這麼句話:

“我越來越覺得,把世上最好的球員推銷到全世界,是我的責任所在。”

然後他就開始計劃夢之隊。那一切並不容易:他要搞定美國籃協,他要哄騙喬丹們(喬丹很珍惜自己的高爾夫球假期,根本不想去巴塞羅那),還得面對伯德背傷、魔術師臨時染了HIV等各類破事,但他最後成功了。

1992年,當全NBA爲了“得了HIV的魔術師是否應該打全明星”吵個不了時,斯特恩簡單的一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讓他上場。他如果流血讓其他球員有染病可能了,就讓他下場。”

夢一隊如何引導了全球化,我們都知道。至少1992年,12歲的保羅·加索爾是看了夢之隊打球,才決定要成爲職業籃球手的。

1990年,當他簽下五年2750萬合同續任NBA主席時,魔術隊的老大帕特·威廉姆斯話裏帶酸的說:“大衛去坐飛機時,錢包都要當行李單獨託運!”但實際上,他坐飛機時,依然兢兢業業。

2006年秋天,《體育畫報》的傑克·麥卡倫跟着他跑歐洲賽程,發現斯特恩不停手在用黑莓處理各類事務,中間斯特恩問了麥卡倫一句:“您自認爲自己的責任是什麼?”

“我是NBA總裁。我的責任就是:讓球隊老闆們賺到錢。”

他做到了。在他任職最後幾年也的確有些明顯急功近利的操作,但瑕不掩瑜,他依然給籃球運動注入了血氣和精神,讓籃球事業和NBA一起,成長到了如今的地步。

大衛·斯特恩和年輕的詹姆斯。

他退休後,我一度很寂寞,主要是,每年的選秀大會上,再也看不到他半咧着嘴、念着那些不熟悉的少年名字(他最後幾年去選秀大會,經常被一些名字嗆住),然後跟一個個年輕人握手,滿臉都是“鏡頭在看着我們呢,我可不能讓他們看出我心裏其實在想別的”式的皮笑肉不笑。

2014年他退休,到如今他逝世,可以確鑿無疑地說,一個時代結束了。

他治下的三十年,NBA就像一個浮華的美國夢:華麗、喧騰、明星閃爍、市場化到極致、略帶暴發戶氣質,但依然不失恢弘。

他當然是個忙着讓大老闆們賺錢的大管家,但他讓NBA這單大生意漲價千倍之餘,順便也讓籃球運動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姚明退役時,我一朋友說過:中國凡是多少吃籃球飯的,都得感謝姚明。

借這個邏輯,可以這麼說:

大衛·斯特恩,世界上凡是在過去三十來年,從NBA轉播裏獲得過樂趣的,多多少少,都得感謝他吧?

我還記得他任期最後幾年,世界對他的挑剔。但他卸任不到六年,我們已經在懷念他的好處了。

他對自己的定位極爲清楚,他也做到了——體育史上最卓越的老大、籃球史上最重要的推廣者。如今他逝世,我覺得這麼評價他,不過分。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