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外儲環比增75.76億美元,疫情不改跨境資金流動穩定趨勢

亞太日報

text

“1月份的外匯儲備也是穩中有升的。”2月7日上午,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國新辦舉行的“支持疫情防控相關財稅政策、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發佈會上“預告”。

當天下午,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數據顯示,中國1月末外匯儲備報3.1155萬億美元,環比增加75.76億美元。

“1月數據上升比較正常,顯示了外匯儲備的自然增長,主要得益於外儲投資收益的增長。”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對於後續外匯儲備餘額是否會因疫情受到影響?接受第一次財經採訪的專家認爲,中國經濟基本面的長期向好是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保持基本穩定的基礎,外匯儲備有望保持基本穩定。

投資收益助1月外儲穩中有升

影響我國外匯儲備餘額變化的因素主要是央行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匯率折算、資產價格、投資損益等。隨着我國外匯市場供求日趨平衡,近年來央行逐漸退出外匯市場干預。具體來看1月外儲小幅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彙總的因素。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2月7日稱,2020年1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爲外匯儲備規模穩定提供支撐。同時,受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英國正式脫歐以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指數小幅上升,主要國家債券價格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目前我國外匯儲備中非美元資產大約1萬億美元左右。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因爲美元指數上漲,導致其他非美元貨幣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折算成賬面損失大約爲100億美元左右。此外,1月全球主要債券價格有所上漲,帶來外匯儲備投資的資產價格賬面上漲,兩者綜合來看,導致1月外匯儲備穩中有升。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1月美元匯率指數升幅約爲1%;非美元貨幣中,歐元下跌1.1%,英鎊下跌0.4%,日元上漲0.2%。資產方面,以美元標價的已對衝全球債券指數(Barclays Global Agg Total Return Index USD Hedged)上漲1.8%;標普500股票指數下跌0.2%,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下跌2.8%,日經225指數下跌1.9%。

此外,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貿易對本月外匯儲備規模增加有一定作用。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對全球貿易形成利好,但受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等短期衝擊影響,今年1月我國領先指標新出口訂單PMI和進口PMI均有所回落,但仍爲去年以來的較高水平。去年12月末,銀行結售匯錄得順差22.2億美元,扭轉了連續6個月的逆差走勢,銀行代客遠期淨結匯也連續16個月保持順差,說明遠期人民幣具有升值預期,預計真實貿易對本月外匯儲備規模回升形成一定貢獻。

疫情沒有改變跨境資本流動穩定趨勢

外匯儲備的主要來源是貿易順差和資本的流入,是經濟調節和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以及維護外匯市場穩定的底氣。眼下,中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它將對股市、匯市等金融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今年外匯儲備餘額是否還能繼續保持穩定?

“疫情不會對國際收支產生方向性的轉變。”趙慶明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疫情短期內對國際收支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對於外匯收入和外匯支出的影響大體相同,今年中國經濟仍然能夠實現比較高的增長速度,構成國際收支保持平衡的堅實基礎。

目前,我國外匯儲備站穩3萬億美元關口,“如果央行不利用外儲進行外匯市場干預的話,每年大約2%~3%的儲備投資收益是比較正常的。”謝亞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對於外匯市場未來的表現,潘功勝2月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稱,“金融市場的敏感性很強,可以對風險進行快速定價,股市、匯市經過開市初期的短期波動之後已經基本恢復正常運行。”潘功勝稱,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只是暫時的、階段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中國經濟也展現了極強的韌性。中國政府有充足的政策空間來穩定中國的經濟增長,所以未來對中國股市和中國匯市的平穩運行是充滿信心的。

2月3日,中國的金融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如期正常開市,A股和在岸的人民幣匯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在此之後,股票市場企穩回彈,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雙向小幅波動,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保持基本穩定。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