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以“4個堅持”實現互利共贏

亞太日報

text

9月14日,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會晤了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當前新冠疫情深刻改變國際事務運行,全世界面臨的挑戰陡增,世界和平與發展遭遇前所未有挑戰的背景下,中歐舉行領導人會晤,向世界釋放開放、合作、共贏的信號,將爲全球經濟復甦及走上正確的發展軌道注入強大動力。

疫情暴發以來,中歐雙方守望相助,攜手合作的一面仍然歷歷在目,中國與歐盟及成員國領導人之間進行緊密溝通,互相支持的決心和意願,爲務實合作注入強大政治引領力量。在經貿這一中歐關係的“壓艙石”上,雙方也經受住了疫情的檢驗,雙方經濟上的互利、互補不僅沒有被疫情削弱,反而進一步確認了雙方經貿紐帶的高效性和可信性。

2020年上半年,歐盟對華出口情況基本保持穩定,遠好於對其他貿易伙伴,中國對歐盟出口則逆勢增長5.1%。同時,中歐班列在保證中國對歐供應救援物資,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恢復上起到關鍵作用,運量和班次都出現令人振奮的增長。同時在疫情大考面前,中歐雙方在全球公共衛生和抗疫合作領域的共識和共同責任都不斷增強,在疫苗研發、支持世衛組織作用、支持第三國抗疫合作等方面發出合作強音。

在當前全球面臨種種挑戰之際,中歐務實合作的意義不僅體現在雙邊,更是給國際和平加以支撐,給世界經濟注入動力,給全球治理打造良好環境。習近平主席高屋建瓴地指出,人類面臨許多共同挑戰,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中歐作爲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越是面對這樣的形勢,越要牢牢把握相互支持、團結合作的大方向,越要堅定不移推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爲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恢復經濟、維護正義注入更多正能量。他同時強調了維護、穩定和發展中歐關係應做到堅持和平共處、堅持開放合作、堅持多邊主義和堅持對話協商。

和平共處是中歐合作的基礎。中歐建交四十五年以來,雙方一直堅持和平共處。中歐之間在文化傳統、政治制度、治理理念等方面具有差異性,但這種差異性在包容對話、共存共生的環境下,以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理念來代替二元對立、非此即彼,爲和平共處注入根本動力,爲世界和平穩定貢獻力量。

開放是中歐合作的關鍵。在中歐關係四十五年的成功經驗中,經貿關係的發展至關重要。這四十五年中,中國改革開放向世界敞開大門,歐盟一體化不斷深化並建設成爲世界最大最開放的市場之一,共同乘着經濟全球化的東風實現互利共贏。當前,中國致力於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歐兩大市場應秉持“世界經濟開放則興,封閉則衰”的歷史經驗,進一步實現兩大市場、雙方資源的互聯互動、相互融入,推動中歐經貿合作持續推進,惠及兩國人民。

堅持多邊主義是中歐合作的責任。中國是當前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的實踐者和受益者,歐盟也是地區和全球層面多邊主義的支持者。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並向着公平正義方向穩定發展,符合中歐雙方的共同利益,也爲各自和中歐關係的長久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在當今世界,疫情等非傳統安全挑戰不斷浮現,地區和國際熱點問題離不開各國通力合作進行解決。中歐應當攜手托起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不斷開展事關全球發展重點問題的合作。

對話協商是中歐合作的通道。中歐出現利益和觀念的差異是正常現象,只有通過對話協商,以理解消除誤解,以對話代替對抗,妥善管控分歧,擴大合作,纔是不斷給中歐關係注入正向動力,排除負面影響的長遠之道。

我們相信,未來的中歐合作將在領導人的引領下,向着做深做實的方向不斷邁進。此次峯會期間,中歐雙方宣佈簽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確認加快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目標。中歐決定建立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和數字領域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合作伙伴、數字合作伙伴關係。這些新進展、新共識顯示了雙方正逐步將經貿、氣候、數字等領域的合作設想逐步向合作框架以及具體成果轉化。我們有理由期待中歐關係在互利共贏的道路上進一步前進,同時釋放更多的全球正能量。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