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 印度每年20萬人死於缺水,莫迪想改變就得冒險得罪這羣人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編譯 黃爾

衆所周知,印度是個缺水的國家,13億人口大國擁有的水資源僅佔世界水資源總量的4%,且印度農民的農業生產用水消耗了幾乎90%的地下水,過度使用導致現有資源枯竭。近些年來,全球氣溫上升態勢險峻,印度水資源匱乏的問題愈發突出。彭博社指出,缺水問題對於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的威脅預計將進一步加劇。

在印度,近一半的人口面臨嚴重的水資源壓力,每年約有20萬人因得不到安全用水而死亡。而水資源危機也迫使印度總理莫迪試圖改變幾十年來的傳統農業模式,說服該國最強大的選民集團改變他們種植的作物。比如這樣耗水農作物大米、小麥、玉米和豆類。

前農業部長、印度國際經濟關係研究委員會訪問高級研究員Siraj Hussain說:“這只是個開始,它遲早會在全國推廣。理想情況下,中央政府應該資助部分支出,以鼓勵農民作物改革。各州單獨承擔不起這樣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另有專家說,從長遠來看,水資源短缺將使作物多樣化成爲必然。

913497-modi-july-9.jpg

彭博社稱,對莫迪來說,推動農民變革是一件冒險的事情,因爲農民的數量和政治權力很大。在印度,農業收入是免稅的,水和電得到了大量補貼。降低政府從農民手中購買糧食的最低價格,可能會在選舉中產生事與願違的結果。

儘管莫迪的印度人民黨在去年的選舉中大勝,並在議會中佔據主導地位,但他需要在農作物改革和確保糧食產量之間把握好微妙的平衡。這意味着莫迪提出的農作物改革是否能長期扭轉缺水問題成爲重要考驗。

66bb3c12be136ac270460ad6c41063e5.jpg

事實上,很少有印度農民願意嘗試新作物,他們喜歡水稻和小麥,主要是因爲價格穩定且有國家購買保障。這兩種主要作物,以及另一種耗水作物甘蔗的種植面積在該國達到農業總面積的40%,但卻要消耗約80%的灌溉用水。

0bd6e899b6149acdfe80a77133cd58e9.jpg

印度農業部副主任Aditya Pratap Dabas說,這種改變需要謹慎管理。“改變農民的觀念是實施該計劃的主要挑戰。”的確,事實證明改革求快會適得其反。今年早些時候,在哈里亞納邦的一些地區,省政府試圖將水稻種植面積限制在農業面積的一半,引發了抗議活動。一些農民得到了反對黨的支持。他們說,政府不能剝奪農民種植賣價最高的作物的權利。對此,61歲的活動人士Rajinder Singh說,改變農民的觀念需要時間。他說:“政府應該保證這些作物的採購,提供更多進入市場的機會,並建立冷藏等基礎設施。”

美國國家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所教授Ila Patnaik也表示:“在農民對政府產生信心之前,必須向他們展示其中的許多改革措施的效果,改革發揮作用需要時間。”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