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近日表示,現階段將維持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徵關稅,希望中國繼續履行承諾,美國將評估如何以合適的方式向前走。這一表態延續了拜登當選以來的對華貿易政策立場。拜登在去年12月初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他對中國不會立即採取行動,無論是對關稅問題還是對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
拜登政府暫時維持現狀存在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調整對華政策尚不是拜登的當務之急。拜登在當選後曾設立了四大優先事項,包括抗擊新冠疫情、促進經濟復甦、恢復種族平等、應對氣候變化。就職以來,他的主要精力都花在分配疫苗、制定經濟刺激計劃、調整移民政策、撤銷特朗普的爭議性政策等事務上。
拜登的人事任命嚴重滯後,妨礙其對華政策調整。由於受到參議院的黨派輪替和特朗普第二次彈劾案的影響,目前參議院只批准了拜登提名的8位官員。奧巴馬同期已經批准了28位,特朗普同期批准了14位。雖然國務卿、國防部長和財政部長已經就位,但負責具體事務的官員還都空缺着。與對華貿易政策密切相關的商務部長、貿易談判代表等人選也尚未得到參議院的批准。
拜登團隊仍需要時間來評估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和制定新的對華戰略。雖然在對華政策上,美國兩黨已達成了許多新共識,但拜登團隊不認同特朗普的許多做法。他們尤其反對特朗普的關稅戰,認爲這種做法不僅收效甚微,沒能迫使中國改變貿易行爲,反而疏遠了盟友,阻礙西方形成制衡中國的合力。拜登團隊繼承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競爭態勢,但它希望制定更有效、更連貫、更長遠的對華戰略。
拜登認爲最佳的對華戰略必須得到美國盟友的幫助,而不能像特朗普那樣疏遠和打壓盟友。在實施新的對華戰略之前,拜登政府試圖跟盟友進行充分磋商,形成一致的對華立場。拜登已經與主要盟國的領導人談論應對中國的策略。在2月19日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拜登直白地要求盟友必須回擊中國破壞國際經濟體系的脅迫行爲,爲與中國的長期激烈競爭做好準備。
拜登對華政策調整面臨巨大的國內政治阻力。在當下美國,與中國的任何密切關係都被視爲絕對有害。拜登政府做任何可能給中國喘息之機的事情,都會受到嚴格的審視和激烈的阻撓,尤其是在中國沒有主動做出實質性讓步的情況下。民主黨在國會兩院只有微弱優勢,拜登又承諾走中間路線,因此在做任何重大調整時,他都不得不顧忌共和黨的態度。共和黨已在仔細審查拜登團隊的對華表態,並準備猛烈抨擊任何旨在推翻特朗普對華懲罰措施的努力,無論是降低關稅還是放鬆技術出口限制。共和黨參議員一度阻止了對拜登提名的商務部長雷蒙多的確認投票,原因僅僅是她拒絕明確承諾將華爲公司留在國家安全黑名單上。
拜登政府自身的貿易政策目標也妨礙其放鬆對華關稅。拜登及其提名的貿易代表戴琦都曾表示,將制定以工人爲中心的貿易政策。這跟特朗普政府的表述有異曲同工之處,都體現了比奧巴馬時期更強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在對華貿易政策上,拜登表示他的目標是真正遏制其所謂的中國貿易惡行,包括竊取知識產權、傾銷產品、非法補貼和強迫美國企業進行技術轉讓等。拜登團隊雖然不贊成關稅戰,但爲了實現上述目標,他們也會考慮將關稅當作一種威懾工具。
但長期來看,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徵的關稅是不可持續的。首先,這種單邊主義的做法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特朗普當初試圖通過加徵關稅來減少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並改變中國的貿易行爲,但逆差只是短暫下降,中國也沒有屈服於美國的霸凌。如果拜登想把關稅作爲對中國的談判籌碼,也必將遭遇跟特朗普一樣的失敗。其次,對華加徵關稅嚴重損害了美國公司、消費者和工人的利益。這些關稅大多被轉嫁給美國的消費者和進口商。有研究表明,加徵關稅使美國家庭在2020年平均損失1300美元;企業推遲了投資,抵消了特朗普2017年減稅法案帶來的許多好處;美國經濟已經因關稅損失了24.5萬個工作崗位。美國商會預測,如果維持加徵的關稅,到2025年美國每年將損失1900億美元的產出。面對這些情況,拜登政府正試圖改弦更張。其可能的做法是重回國際貿易博弈,並聯合盟友,通過制定新的國際貿易規則來制衡中國。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