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戰略抉擇”的重要論斷,再次闡明瞭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深刻考量,爲把握大勢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廓清了思路。
把擴大內需定位爲戰略基點,一定程度上是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應對。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持續萎縮,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產生受到巨大沖擊,全球經濟復甦仍存諸多不確定性。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也進一步增加了地緣政治風險,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本地化、區域化、分散化的逆全球化趨勢正在加速呈現。產業鏈中斷、經濟“脫鉤”等風險和挑戰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極大不確定性。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爲主構建新發展格局,可以有效降低外部衝擊帶來的壓力,是中國應對當前形勢的現實之舉。
但從根本上來看,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爲主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更深層次邏輯是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循環,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要素低成本、出口導向型戰略實現了經濟高速發展,用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工業化進程。然而,隨着中國經濟結構的轉變和全球經濟格局的調整,過去“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發展模式已愈來愈不可持續,產業基礎薄弱、核心技術缺失、國內市場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等問題日益突出,外資依存度過高、經濟安全風險大、易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嚴重影響着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8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飛機”的模式亟須改變。正因如此,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實現轉型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推動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事實上,從全球範圍看,內循環的經濟佔GDP80%以上、外循環的經濟佔GDP20%以內,是經濟強國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美國、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均是如此。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已經在向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轉變,經常項目順差同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現在的不到1%,已降到國際公認的3%以內的均衡水平,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7個年份超過100%。
如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中國GDP總量已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是製造業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供應體系可以爲企業提供集產業配套、融資、生產性服務、開放性研發等融多元性爲一體的發展生態系統。全球領先的數字經濟、電子商務、交通物流等行業,又進一步提升了產業鏈供應鏈的功能效率。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既可以拉動現代經濟增長,又能促進全球資源整合創新,成爲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加快形成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可以充分發揮中國巨大的市場容量的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推動中國不斷提升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作爲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經濟體,中國要擴大內需仍離不開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和暢通。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仍在努力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通過改善營商環境、保護知識產權、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加快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等一系列舉措,中國在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的同時,也將爲世界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久久爲功。面對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更要保持定力和耐力,把握新發展格局背後的戰略抉擇,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勇於開頂風船,善於轉危爲機,努力推動中國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爲安全的發展。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