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債務明年恐超GDP,預算赤字飆升引發美國財政狀況擔憂

亞太日報

text

受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政府支出增加、收入下滑影響,美國今年預算赤字料大幅上升至3.3萬億美元,聯邦政府債務規模預計將於2021財年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分析指出,今年全球不少政府的債務規模快速擴大,各國應有全局性思維,避免因債務問題拖累世界經濟復甦。

美國預算赤字飆升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9月2日發佈對2020至2030年預算前景的更新報告稱,由於疫情造成經濟活動中斷,並促使國會出臺大規模財政應對措施,預計2020財年(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聯邦預算赤字將達3.3萬億美元,這一缺口是2019財年9840億美元赤字的三倍多。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本財年美國政府支出將躍升至6.6萬億美元,預計將比2019年增加約50%,相當於GDP的32%,爲194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預算收入將從2019年的近3.5萬億美元降至3.3萬億美元。

報告指出,2020財年聯邦預算赤字佔GDP比重將達16%,爲1945年以來的最高佔比,去年這一佔比僅爲4.6%。2021財年預算赤字總額預計爲1.8萬億美元,佔GDP的比重將降至8.6%。

報告預計,美國公衆持有的聯邦政府債務將於2020財年達到GDP的98%,遠高於疫情之前2019財年79%的比重。這一比重將於2021財年超過100%,並將於2023財年升至107%,於2030財年達到109%。上一次美國聯邦政府債務水平超過經濟產出規模還是在1946年,由於二戰期間軍事支出飆升,美國當年聯邦債務升至GDP的106%。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最新預測還不包括美國國會可能考慮的另一輪經濟救助法案,救助規模可能超過一萬億美元。

爲應對疫情衝擊,自3月以來,美國國會已經出臺總額約三萬億美元的經濟紓困法案,用於支持病毒檢測、疫苗研發、支援醫院,爲企業、個人提供救濟,併爲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援助。目前國會還在醞釀出臺新一輪財政援助方案。民主黨提出的方案規模超過三萬億美元,共和黨方案約達一萬億美元,白宮官員和兩黨領袖就此多次談判,但仍分歧明顯。

一些經濟學家擔憂,過高的債務水平長期來看將拖累經濟增長。美國跨黨派研究機構“爭取制定負責的聯邦預算委員會”發表聲明說,由於不負責任的稅收和支出政策、不斷上升的醫療和退休成本,以及爲應對疫情危機而增加的財政支出,美國財政狀況將會繼續惡化。政策制定者爲提振經濟而進行財政支持是正確的,一旦危機結束,必須把關注點轉到長期債務和赤字削減,以改善美國的財政狀況。

疫情持續衝擊經濟

儘管美國政府推出了規模龐大的經濟刺激計劃,新冠肺炎疫情仍令美國經濟深陷衰退,失業人數激增,許多商業機構面臨生存危機。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受疫情導致的經濟大面積“停擺”等因素影響,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萎縮31.7%,創美國政府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9月2日發佈的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顯示,自7月中旬以來,美國經濟繼續溫和增長,但疫情對美國消費和其他商業活動的負面影響持續發酵。

這份報告根據美聯儲下屬12家地區儲備銀行的最新調查結果編制而成,也稱“褐皮書”。報告顯示,美國多數地區經濟繼續增長,但增速普遍較溫和,經濟活動也遠低於疫情前水平。疫情持續帶來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對全美各地消費和其他商業活動產生負面影響。

美國“褐皮書”是美聯儲貨幣政策例會的重要參考資料。美聯儲下次貨幣政策會議將於15日至16日召開。美聯儲在上次會議上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不變,利率仍在接近於零的歷史低點。美聯儲承諾,在確保渡過目前經濟衰退所帶來的困難局面之前,將會一直維持超寬鬆的貨幣政策。

美聯儲上週表示,已經完成爲期18個月的貨幣政策評估,計劃將2%的通脹目標調整爲平均通脹目標,即允許通脹率在一段時間內位於2%的水平之上,以抵消數年來通脹一直低於2%的目標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少經濟學家認爲,美聯儲的這一調整顯示出美國利率將更長時間處於接近零的低點,可能至少兩年內美聯儲都不會收緊貨幣政策。

最新的“褐皮書”顯示,得益於汽車銷售強勁以及旅遊、零售業有所改善,在經濟中佔比約70%的美國消費支出繼續回升,但不少地區消費支出增長放緩,整體支出水平仍遠低於疫情前。“褐皮書”還指出,部分地區就業增長放緩、招聘波動性上升,這種情況在服務行業尤其明顯。由於需求持續疲軟,因疫情被臨時解僱的工人轉變爲永久性失業的情況日益增多。

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公司9月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美國私人部門就業人數環比增加42.8萬人,遠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100萬人,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復甦緩慢。

不過,“褐皮書”提到,住宅建設活動成爲經濟活動的一個亮點,住宅銷售和價格都出現增長,顯示出住房需求正在回升。此外,大部分地區的製造業也出現增長。

全球債務規模持續上升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不少國家均大幅增加財政支出,導致全球政府債務規模急劇上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顯示,截至7月,發達經濟體債務已升至全球GDP的128%,是二戰以來最高水平。

分析指出,由於疫情仍在持續,隨着各國財政收入減少、開支持續增加,全球債務水平可能在今後一段時期持續上升,這加劇了部分國家主權債務違約風險。目前全球出現主權債務危機的風險主要集中在部分歐洲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各國需要以全局性思維看待政府債務問題,避免因債務問題拖累世界經濟復甦。

由於疫情持續,世界經濟復甦目前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有分析認爲,隨着經濟活動重啓,歐美經濟近期都顯現出回暖勢頭,但在有效的疫苗和治療方法出現之前,疫情反彈引起的封鎖措施再度收緊有可能抑制復甦勢頭。同時,政府如果計劃縮減經濟刺激計劃,可能會給商業活動和消費增添新的風險。而人們在應對疫情的同時,對其他一些經濟挑戰的關注度可能有所下降,比如貿易局勢、英國無序“脫歐”威脅和低利率風險等,都可能對經濟復甦勢頭造成干擾。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