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暮又
印度德里的農民維亞斯說道:“政府會給我們一些補貼,免除所得稅以及農作物保險,有23種農作物的價格都會受到政府的保護,但是還要我們直接和大公司們打交道,就像大魚吃小魚一樣,現在大公司也會把我們吞掉。”
據雅虎新聞報道,目前成千上萬的農民揭竿而起反抗莫迪政府頒佈的相關政策,該政策表示未來農民們在出售農產品的時候不再受最低價格保護,而是由市場進行定價。
最近一個星期,農民和他們的家人朋友一起對這項政策進行抗議,他們頂着高壓水槍和催淚瓦斯,在首都新德里的邊界搭起了帳篷,在帳篷裏做飯睡覺。食品和貿易政策分析師Devinder Sharma對此表示:“這次抗議是非常獨特的。因爲這不是由政治或宗教因素引起的。事實上,政客們在想辦法如何應對”。
有超過一半的印度人都從事農業工作,但是農業收益僅佔GDP的六分之一。長期以來,生產率的下降和現代化設施的缺少都阻礙了印度的進步,農民的收入隨着土地的面積縮小而減少。
農民們的憤怒來自於對市場改革的懷疑。
印度農民大多是個體或是邊緣羣體:68%的農民擁有不到一公頃的土地,只有6%的人得到了農作物最低價格保證,超過90%的農民在市場上銷售他們的產品。有一位經濟學家曾表述,超過一半的農民“沒有足夠的東西出售”。
根據2016年的經濟調查,在印度的大多數城市,一個農民家庭的平均年收入只有區區2萬盧比(大約271美元)。“大多數農作物都是在私下交易的,收入都這麼低,人們怎麼可能對市場有信心?”Sharma說道。
印度的農業想要進行改革是極具挑戰的。
一方面,農民占人口的很大一部分,要確保他們有一個穩定的收入。
另一方面,關於食品安全和農業對環境會造成的影響也需要謹慎考慮。比如像小麥、水稻等耗水過多的農作物最好停止生產。因爲這些農作物有可能導致庫存過剩,而農民的收益卻微乎其微。
此外,將人們從無報酬的農業轉移到去工廠工作也是一個挑戰。但是,對於一個非常依賴農業的國家來說,只支持人們去工廠上班而放棄農業生產又是不可能的。今年印度爲了阻止病毒傳播也採取了封鎖措施。當時,數千萬失業工人回到農田勞動。儘管生產力低下,土地對於大多數印度人來說仍然是安全保障。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