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D周觀世界:本週十大新聞(6.19~6.25)

亞太日報

text

一週時間不長,卻被太多新聞刷屏。亞太日報依據全球用戶閱讀數據,每週六推出中、英文每週熱點新聞。理清每週世界大事,看清造就歷史的每個細節。

過去一週,你應該知道的。


1. 伊朗當選總統:不會與拜登會晤,伊導彈計劃“不容談判”

1.png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在當地時間21日舉行的首場新聞發佈會上,伊朗當選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排除了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的可能性。

萊希表示,即使雙方同意恢復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條款,他也不會與拜登會面。根據該協議,伊朗同意停止鈾濃縮活動以換取美國解除嚴厲的制裁。

當地時間6月19日,萊希在伊朗第13屆總統選舉中獲勝,今年8月將接替魯哈尼成爲伊朗第8任總統。伊朗目前正在維也納與美國就如何挽救伊核協議進行間接談判,此前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單方面退出了該協議。

在德黑蘭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回答CNN記者提出的有關呼籲美國重返伊核協議的問題時,萊希指責美國和歐盟違反了該協議,呼籲拜登解除針對伊朗的所有制裁,並補充說,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不容談判”。

萊希稱,“我向美國政府提出的嚴肅建議是,他們應該儘快重返(伊核協議)……這樣做將證明他們的誠意。伊朗人民對這份協議沒有什麼美好的記憶。”他表示,“美國踐踏了伊朗核協議,而歐洲國家未能履行承諾。我向美國重申,你們應該解除全部制裁,回來履行你們的承諾。”

此外,萊希還指出,特朗普政府對伊朗實施的最大施壓制裁行動“沒有成功”。他說,“直到今天,(美國)對我們的人民施加最大壓力(的行動)並沒有成功,他們(美國)必須改變主意,恢復理智。我們的人民已經顯示出他們能夠承受壓力。”萊希同時歡迎外交和對話,但他表示,伊朗的外交政策將不會僅限於2015年的伊核協議。


2. 默克爾已接種第二劑疫苗 阿斯利康混接莫德納

2.jpg

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22日表示,德國總理默克爾已於日前接種了第二劑新冠疫苗。她第二劑並未繼續接種阿斯利康疫苗,而是改爲接種莫德納疫苗。

今年4月16日,默克爾接種了第一劑阿斯利康疫苗,並通過社交媒體向公衆展示了自己的接種證明,強調疫苗是戰勝疫情的關鍵所在。

本月22日,德國聯邦政府發言人應詢向德新社表示,默克爾已在數日前完成了第二劑疫苗的接種。據介紹,默克爾第二劑接種的是美國莫德納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發言人並未解釋現年66歲的默克爾採用兩種不同疫苗混打的理由。

截至當天,德國已接種6710萬劑次疫苗,26274154人已實現完全接種,佔總人口31.6%。近日來,德國國內疫情持續好轉。疾控機構當天公佈的新增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人數和新增死亡人數分別爲455人、77人。德國“時代在線”截至當地時間22日22時許,德國累計確診3730797人、死亡91115人。

針對英國國內疫情大幅反彈背景下,即將在倫敦舉辦的歐洲盃足球賽決賽引發擔憂,默克爾並未如日前到訪德國的意大利總理德拉吉那樣明確表示支持更改舉辦地,而是強調,她希望歐足聯能夠作出負責任的決定。

近期在英國等地廣泛傳播的德爾塔毒株亦引發德國國內對新冠疫苗針對變異毒株有效性的擔憂。對此,與輝瑞合作研發出新冠疫苗的德國BioNTech公司CEO沙欣當天表示,迄今爲止尚無證據表明,有必要因目前傳播中的變異毒株而對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進行更新。


3. 馬克龍和勒龐雙雙遭遇挫折,法國地方選舉投票率創新低

3.png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21日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極右翼政黨領導人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都遭遇了重大挫折,他們的政黨在地方選舉中表現不佳,這些選舉的投票率創下歷史新低。

出口民調顯示,馬克龍領導的共和國前進黨獲得了10.9%的選票,勒龐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獲得了19.1%的選票,低於預期。以共和黨爲首的右翼政黨聯盟贏得了29.3%的選票。

此外,有68%的法國選民沒有投票,這是史無前例的高比率,也是法國第五共和國時期最高的棄票率。第二輪地方選舉將在6月27日舉行。

報道稱,在明年的法國總統選舉之前,地方選舉可以反映出選民的偏好。然而,鑑於選民投票率很低,政治專家稱現階段很難得出結論。

據路透社報道,法國內政部長傑拉爾德·達爾馬寧(Gerald Darmanin)稱這一結果是一種失敗,不過他補充說,現在就對2022年總統選舉得出結論還爲時過早。

達爾馬寧在接受法國電視臺採訪時表示,“民主意味着有時會輸掉選舉。總統的執政多數派面臨着一個重大障礙。我們不要對總統選舉妄下結論。”他還指出,20日的投票率創歷史新低是“我們所有人的失敗”,因爲“棄權是一個信息,法國人民正在告訴政客們,他們不信任他們”。

他補充說,“當棄票率爲70%,並且在年輕人中這一比例上升至80%以上時,沒有人會感到高興。”


4. 東京奧運會觀衆人數確定:每場比賽最多不超過一萬人

4.jpeg

東京奧組委21日宣佈,東京奧運會每場比賽將最多允許一萬名本土觀衆入場觀賽,前提是入場觀衆總數不超過賽場容量的一半。

這項決定是由東京奧組委、日本政府和東京都政府做出的,日本方面當天與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殘奧委會舉行五方會談時,將這一決定通知了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殘奧委會,二者對決定表達了支持。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發表講話說:“國際奧委會完全支持你們的決定,並將竭盡全力,爲日本人民和所有參賽者舉辦安全放心的奧運會。”

據透露,東京奧運會已經銷售的門票數量達到448萬張,佔門票總數的42%,去年年底東京奧組委還接受了84萬張退票,即便如此,部分比賽場次售出的門票總數已經超過一半。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在隨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將通過抽籤的方式決定哪些持票觀衆有資格入場觀賽。一同出席發佈會的東京奧組委首席執行官武藤敏郎透露,門票總數將減少到大約272萬張,而門票收入將減少大半。東京奧運會原計劃門票收入爲9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2.9億元)。

另據透露,關於殘奧會的觀衆人數問題,將在7月16日前決定。


5. “普拜會”後俄駐美大使樂觀返美 期望重建雙邊關係

5.jpg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拜登達成協議後,當地時間20日早上,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離開莫斯科,返回華盛頓。

安東諾夫表示,他對俄美關係持樂觀態度,並希望在重建雙邊關係方面進行建設性工作。

他說:“基於普京和拜登兩位總統會晤的結果,我懷着樂觀的心情前往美國。我期待着與美國同事進行建設性的工作,以建立平等、務實的關係。明天,以及未來的日子裏,有很多計劃、安排好的會議和大量的工作。我們期望取得進展。”

俄羅斯外交部本週早些時候曾表示,安東諾夫下一週將在華盛頓度過。美國駐俄大使沙利文19日也證實,他將很快返回莫斯科。

約三個月前,美俄外交緊張關係升級。俄羅斯駐美大使安東諾夫從華盛頓返回莫斯科。一個月後,美國對俄實施大規模製裁,美國駐俄大使沙利文返回華盛頓。在兩國關係本就嚴重緊張的情況下,沒有大使令開展基本外交變得更加困難。

6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總統拜登在日內瓦舉行會晤,就兩國大使返回駐在國工作達成了一致。


6. 接近達成協議!歐盟代表稱伊核談判“取得進展”

6.jpg

當地時間20日下午,伊核協議聯合委員會政治總司長級會議在維也納大酒店舉行。會議由歐盟對外行動署副祕書長莫拉主持,中國、法國、德國、俄羅斯、英國和伊朗代表出席會議。

會後,參與協商的歐盟代表莫拉表示,談判代表將返回各自國家諮商。莫拉並未向記者表明何時會恢復談判,但他說“已取得進展”,而且與會者恢復談判時,會更清楚知道該如何達成協議。

伊朗首席核子談判代表阿拉奇從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告訴伊朗國營電視臺說:“我們從未比現在更接近達成協議,但我們離達成協議仍有些距離,且要跨過它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並表示,伊朗談判代表將在20日晚返回德黑蘭。

不過,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則表示,談判仍存在歧見。沙利文說,“在一些關鍵議題上,如制裁和伊朗必須給出的核承諾,要達成共識仍有一段相當距離。”他還表示,關於要取消哪些對伊朗的制裁措施,仍在討論當中。


7. 印度確診超3000萬!第三波疫情或將來臨

7.jpg

6月24日,印度累計新冠確診病例23日超過3000萬例,成爲繼美國之後又一超過這一數字的國家。

儘管半個多月以來,印度疫情已出現放緩跡象,但新型變異病毒的出現、疫苗接種比例較低、解封帶來人員大量流動等因素讓印度未來疫情形勢仍不容樂觀。多名專家警告,印度可能會迎來第三波疫情。

印度衛生部23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該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50848例,累計確診30028709例;新增死亡1358例,累計死亡390660例。截至23日,印度已連續16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在10萬例以下。

隨着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下降,印度許多邦和地區都開始逐漸放寬防疫限制措施。

首都新德里、北方邦、泰米爾納德邦等多地已宣佈允許商場、餐館和酒吧等公共場所恢復營業。

解封帶來了人員的大量流動。印度媒體21日援引鐵道部數據稱,6月11日至17日,從印度各地迴流至新德里、孟買等大城市的打工者已近330萬人。鐵道部預計,6月19日至6月28日還將有約300萬人從各地涌入大城市。

多名專家認爲,第三波疫情很可能襲擊印度。

專家指出,德爾塔毒株(印度首先報告的B.1.617.2變異新冠病毒)是導致印度第二波疫情的原因之一,而最新發現的“德爾塔+”毒株是德爾塔毒株的又一變種。

據印度媒體報道,由於“德爾塔+”毒株的刺突蛋白區域發生突變,導致其可能具有更強的傳染性,印度當局已建議各地加強檢測和追蹤。

截至23日,印度已報告40例該毒株感染病例,多數來自馬哈拉施特拉邦。


8. 秋美愛宣佈競選韓國總統:系文在寅盟友 曾任法務部長官

8.jpg

據韓聯社報道,當地時間23日下午,韓國前法務部長官秋美愛在京畿道坡州市宣佈競選總統。

秋美愛現年63歲,出生於大邱,家境貧寒,在韓國政壇以手段強硬、性格頑強、敢打硬仗著稱,素有“聖女貞德—秋”“秋貞德”的外號,是韓國總統文在寅政治上的親密盟友和夥伴。

秋美愛曾經出任法官,後踏入政界,五度當選國會議員,2016年至2018年擔任共同民主黨黨首,期間推動成功彈劾時任總統朴槿惠。

2020年1月,秋美愛被文在寅任命爲法務部長官後,力推檢察制度改革,但因爲下令檢察總長尹錫悅停職,引發全國各地各級檢察官集體抗議,保守派陣營也藉此對文在寅口誅筆伐。最終秋美愛於2020年12月請辭法務部長官。


9. 蔓延至全球92國!“德爾塔”變種傳播速度引擔憂

9.png

當地時間21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範·科霍夫表示,最早在印度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德爾塔”(Delta)目前已傳播到全球92個國家。科霍夫指出,“德爾塔”變種在全球傳播速度很快,令世衛組織感到擔憂。

據美媒報道,科霍夫在記者會上說:“目前我們知道92個國家境內有“德爾塔”變種。”此外,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在美國,感染“德爾塔”變種的病例數量佔據了新確診病例總數的10%,正在成爲美國的主流毒株。

當地時間2021年5月5日,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邁達巴德郊區的Adani Vidya Mandir學校已被改建爲新冠護理中心,管理員在安排牀位。

此前,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也曾表示,由於“德爾塔”變種的傳播能力顯著增強,這種變異新冠病毒正在成爲全球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當天,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稱,“在全球範圍內,新報告的新冠病例數量連續八週下降,死亡人數連續第七週下降。這是個好消息,但世界上新感染和死亡的人數仍然很高。”

譚德塞指出,“據我們所知,上週報告有超過250萬例新冠病例和近64000人死亡。”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6月22日7時21分,全球累計新冠確診達178651676例。其中,美國、印度和巴西仍爲全球疫情最嚴重的三個國家。


10. 哈里斯將首訪美墨邊境,特朗普:還不是因爲我馬上要去!

10.jpg

當地時間6月23日,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宣佈將於本週五(25日)首次出訪美墨邊境地區,並由國土安全部部長亞歷杭德羅·馬約卡斯陪同。

此前,哈里斯因從未訪問過該地區而遭到共和黨人接連數月的批評,她所在的民主黨內的一些人也對此感到失望。據rt報道,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總統拜登交給哈里斯的任務是從根本上解決從中美洲移民到美國的難題。報道稱,到目前爲止,她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與當地領導人和宣傳團體取得聯繫,目的是改善該地區的經濟水平和生活條件。

白宮方面則表示,安排這次出訪是“協調努力”的一部分,旨在“解決根本原因”和“控制局勢”。

23日當天,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一份公開聲明中將哈里斯的出訪歸功於自己,他說:“要不是因爲阿博特州長和我下週要去那裏,否則她就永遠不會去!”他還表示,拜登政府的邊境政策造成了“巨大破壞和死亡”,“這是放棄我那強硬但公平的邊境政策的直接結果。”

據此前報道,特朗普當地時間6月15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將於6月底與得克薩斯州州長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一起訪問美墨邊境。

(來源: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