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 中國影響力全面超越,美國引領亞太還有戲嗎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海外記者 Alice

編譯 艾仁

在亞太地區,美國得到的支持比中國多,與地區國家的安全關係也更深。但在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影響力方面,中國正在“超越”美國。

2000年,美國與亞洲的貿易額比中國與全球的貿易額還要高出50%。今天,亞太地區唯一與美國貿易額超過與中國貿易額的是不丹——一個非常小的國家。

雖然輿論歡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將重心放在重建聯盟上,但如果美國想長期保持其影響力,未來拜登政府的政策就必須着眼於恢復美國在亞洲的經濟影響力。

拜登在11月24日的一份聲明中說:“美國回來了,準備引領世界,而不是退出去。”他還表示,美國將很快重申其作爲全球領導者的歷史性作用。

中美2.jpg

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在亞洲。儘管美國在亞洲獲得了大量的支持和軍事力量,但從長遠來看,在經濟影響力被視爲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的背景下,美國與中國相比仍面臨着被“邊緣化”的風險。

接下來就是防衛問題。儘管中國可能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艦隊和一系列新型武器,但在亞太地區,美國仍佔據主導地位,這至少得益於它與該地區其他國家的廣泛關係。然而,從長遠來看,亞太各國對美國及其在該地區軍事影響力的積極展望,不能與經濟影響力相提並論,原因有二。

首先,正如特朗普總統暗示的那樣,安全關係可能會被打破。其次,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裏,亞洲已經看到這樣一個事實:經濟發展是領導人幫助人民擺脫貧困,滿足人民生活願望,並加強國家整體實力的一種途徑。然而這個事實對美國來說是不幸的,因爲它正在輸掉爭奪亞洲經濟影響力的戰爭,尤其是在貿易問題上。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00年,美國對亞洲的貿易額爲7034億美元,比同年中國4743億美元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高出50%。與此同時,美國是世界上80%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包括除伊朗和一些中亞國家以外的亞洲大部分國家。

但今天,美國的這種貿易地位基本上被扭轉了。中國不但在全球貿易總額上超過了美國,還超越美國成爲12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截至2018年,亞洲唯一一個美國在貿易方面仍佔據主導地位的國家是不丹,一個人口不足100萬的偏遠小國。

中美.jpg

當前,中國正努力鞏固其在貿易方面的主導地位。11月15日,中國與東盟十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簽署了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個成員國覆蓋人口22億,其GDP規模佔全球經濟總量的近30%。

毫不奇怪,就在RCEP簽署幾天之後,贏家和輸家一目瞭然。包括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在內的觀察人士稱,“贏家”是中國。該協議將鞏固中國與鄰國的經濟關係,使它們更受中國影響,並使中國在制定法規和標準方面擁有更多優勢。

“輸家”自然是美國。RCEP的大多數簽署國——包括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都是美國的長期盟友,這一事實無疑表明,美國的影響力已經不如往昔。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通往RCEP的道路是由美國自己鋪定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曾是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重返亞洲”戰略中重要的一環,旨在擴大美國在該地區的出口和投資,從而有利於美國。但特朗普一上臺之後就宣佈退出該協定。這意味着,不管美國是否知道,它都不再是該地區想要的那種野心勃勃的貿易伙伴。某種程度上,RCEP填補了這一空白。

e4a7d08f7a5a439dab390843675c8811.jpeg

現在的問題在於拜登領導下的美國新政府能對RCEP做些什麼。由於該協議的出現,加上拜登政府還沒有做出任何關於重新加入TPP或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堅定承諾,美國想要重申其在亞洲的經濟領導地位將是困難的。

這不是說美國將失去其經濟主導地位。就絕對標準而言,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仍在亞太地區持有戰略“王牌”,而理論上這些“王牌”可以用來提升其在亞太地區經濟影響力。然而,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如果華盛頓再不果斷尋求重回亞太地區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那麼即便它在該地區擁有各國支持和軍事實力,也會像拜登說的那樣,它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可能只有永久的歷史價值。

(來源:亞太日報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