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國防部長奧斯汀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並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談。這是俄烏衝突以來美國官員對烏克蘭的最高級別訪問。據美聯社報道,美方宣佈將向烏克蘭及其他15個國家提供7.13億美元軍事融資,其中3.22億美元將專門分配給烏克蘭。在俄烏危機已經持續60余天、局勢仍未見緩和之際,美國高官到基輔送上“軍援大禮包”無疑是“火上澆油”,只會爲政治解決危機制造更大障礙。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一直在背後“拱火澆油”,令局勢遲遲無法降溫。據美聯社等外媒統計,如果算上最新公佈的這一筆3.22億美元援助,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援助總額已經達到37億美元。另據烏克蘭媒體報道,24日美國重型運輸機密集抵達距離烏克蘭邊境僅90公里的波蘭城市熱舒夫。設立於熱舒夫的美軍基地是美國和北約通過波蘭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重要節點,美軍運輸機密集抵達的目的不言而喻。
此前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包括無人機、反坦克戰車、防空與反艦導彈、榴彈炮、裝甲車等大量武器裝備,五角大樓也開始訓練烏克蘭士兵使用美製武器。美國打着“和平”和“人道”的幌子,不斷向烏克蘭輸送數以億美元計的軍事援助,這種做法凸顯了美國“假和平、真點火”的虛僞本質。
烏克蘭危機從始至終就是美國親自導演的一場地緣政治戲碼。美國國會前衆議員圖爾西·加巴德指出,美國只要保證不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就可以阻止俄烏爆發戰爭。然而,美國偏不這樣做。過去20年裏,美國主導下的北約5次東擴,將戰略邊境逼近俄羅斯家門口;美國接二連三在俄羅斯周邊挑動“顏色革命”,在格魯吉亞、烏克蘭等國製造政治動盪、“幫助”反俄政治力量上臺執政,令局勢更加惡化。2022年1月,美國和北約拒絕了俄羅斯提出關於安全保障的條約草案,拒絕排除北約進一步東擴和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可能,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的緊張對峙情緒。美國和北約非但不積極解決俄羅斯的安全關切,還不斷煽風點火,藉機強化與烏克蘭的軍事政治聯繫,最終導致局勢走向失控。可以說,烏克蘭早已淪爲美國地緣政治鬥爭的棋子,成爲美國藉以實現地緣政治利益、遏制俄羅斯並壓制歐洲自主戰略的工具。
烏克蘭危機也成爲美國軍工複合體大發戰爭財的“新契機”。以此次美方宣佈的3.22億美元援助爲例,美方稱這筆資金將用於烏克蘭武器向支持北約的系統過渡,其潛臺詞就是要求烏克蘭購買美製武器裝備,美國納稅人的錢就這樣被美國政客打着“援助”的旗號送進了軍火大鱷的腰包。4月13日,美國國防部召集雷神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通用動力公司、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等8家軍火製造商開會,商討“美國軍工行業將如何擁有滿足烏克蘭武器需求的能力”。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軍工企業股價大幅上漲,美國股市數據顯示,2月24日至3月28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股價上漲超過13%,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上漲超過13.4%,通用動力公司漲幅超過10%。正所謂“炮火一響,黃金萬兩”,當別國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美國卻在隔岸收割地緣政治利益,甚至五角大樓裏很多人在“悄悄開香檳慶祝”。
美國如果真心希望推動烏克蘭局勢緩和,就應該收回“拱火澆油”的黑手,真正負起大國應該擔當的勸和促談的責任,真正站在和平與正義的一邊。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