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非營利組織“民主聯盟基金會”近日發表一份在全球53個國家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全世界將美國影響力視爲民主威脅的看法大幅上揚,44%的受訪者擔心美國威脅本國民主。美國從所謂的“民主燈塔”到被視爲“民主威脅”,國際社會已經越來越不吃美式民主這一套。
調查顯示,尤其在歐洲和拉美地區,很多民衆將美國視爲對本國民主的最大威脅,其中德國更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爲美國對全球民主只有負面影響,美國自我標榜的“民主燈塔”形象可以說已經支離破碎。儘管拜登在4月29日對國會聯席會議發表演講時強調,美國要向世界、尤其是競爭對手顯示“美國民主能夠運作,能夠產生成果”,但1月6日美國國會山遭暴力襲擊事件,早已令本就千瘡百孔的 “美式民主”顏面盡失、成了全世界的笑柄。一個連自身民主都不能保護的國家,卻熱衷於對他國民主指手畫腳,如此雙標的操作,怎麼能不令國際社會感到憂慮。
儘管拜登一再聲稱“要重建過去四年來由於忽視和濫用而萎縮的民主同盟的肌肉”,但顯然修復信任絕非朝夕之功。《華盛頓郵報》知名評論員伊桑·塔羅爾認爲,作爲美國政治中一股強有力的潮流,“特朗普主義”將會延續。美國未來是否還會出現特朗普式政客?美國外交政策是否會又一次出現大逆轉?一個個疑慮,都是橫亙在美國和盟友之間的一個個障礙。《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援引世界知名政治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總裁伊恩·布雷默的話稱,其他國家已經無法視美國爲一個“致力於長期發展或在政治上發揮作用的夥伴”。美國公共廣播公司(NPR)則乾脆表示,大部分歐洲人都認爲特朗普是對民主的威脅,而他引導的運動仍在威脅美國和世界民主。可以說,美國的“民主信用”已經破產,國際社會已經不再相信美國所謂的“民主自由”這套話術。
美國以“保衛民主”之名、行“干涉政治”之實的行徑,也早已被各國看穿。過去幾十年裏,美國打着“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不斷在他國挑起“顏色革命”。然而,在一場場激烈的“顏色革命”之後,留下的是一個個面目全非、滿目瘡痍的“爛攤子”。美國在中東推行的所謂“民主化”行動也最終以失敗告終:伊拉克至今深陷動盪,阿富汗則陷入中央政府權威出不了首都喀布爾的政治困境……“美式民主”不但沒有給這些國家送去和平與發展,反而讓這些國家陷入發展停滯、社會失序、政局碎片化的泥潭,淪爲美國謀求地緣政治利益和維持全球霸權的棋子。
更爲諷刺的是,拜登政府上任僅一個多月,就下令對敘利亞東部多處目標發動空襲。敘利亞外交部稱,此次空襲是美國系政府政策的“糟糕跡象”,“(拜登政府)理應遵守國際法,而不是像上一屆政府那樣奉行叢林法則。”由於空襲目標是被美國認定爲由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此次空襲也被認爲是展現美國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支持,並安撫那些擔憂伊朗勢力擴張的中東盟友,很可能給敘利亞局勢增加新的複雜因素。可以說,拜登政府此舉與過去10年美國政府不斷干涉敘利亞局勢的種種做法,如出一轍。民主黨政府所謂的“價值觀外交”,在地緣政治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美國從所謂“民主衛道士”到被認爲是“民主威脅”,這份由西方智庫和民調機構做出的調查報告,足以引起美國當政者的自省。民主不是可口可樂,美國生產原漿,全世界一個味道。僅僅因爲別國實行民主的形式跟美國不一樣,動輒就給別國扣上“威權”“專制”的帽子,本身就是不民主的表現。而且如果美國只是一味沉迷於冷戰思維和零和思維,以意識形態劃線,將各國標籤化,繼續打着民主旗號搞“價值觀外交”,干涉他國內政,人爲製造分裂和對抗,只會引發更多的動盪甚至災難。美國自身也會陷入越鼓吹“民主”,就越暴露其“不民主”的怪圈。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