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引領塑造中歐氣候變化合作主航向

亞太日報

text

4月16日,習近平主席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峯會,此次視頻峯會是繼上週習主席與默克爾總理通電話後,中歐領導人之間的又一次重要戰略溝通,也是今年以來中國與歐洲主要大國領導人召開的首次峯會。雙方討論了氣候變化、中歐關係、抗疫合作等一系列共同關心的議題,對於中歐全面合作和戰略協調,特別是氣候變化領域的溝通和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與歐盟在全球氣候變化議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及關鍵而特殊的責任和義務。隨着中國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指引下,主動承擔應對包括氣候變化在內全球共同挑戰的責任,以及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歐盟對於中國在氣候變化領域的重視程度日益上升,在多個場合強調了中國是歐盟在氣變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雙方的戰略溝通以及合作姿態均不斷上升。2020年9月,中歐領導人視頻會晤後決定建立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合作伙伴。2021年2月,中歐舉行首次副總理級別的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而此次習近平主席與法、德領導人的視頻會晤,更使得雙方氣候合作提升到了政治引領的高度。雙方在氣候領域的合作共識不斷凝聚,馬克龍總統表示法方歡迎中方提出的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默克爾總理高度肯定德法中三國加強合作對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意義,中國國家自主貢獻對於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性日益顯著。

在中法德視頻峯會這一重大戰略溝通場合,中國釋放願進一步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信號,展示堅決建設清潔美麗世界的堅定姿態。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意味着中國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程度的降幅,用全球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峯到碳中和,也意味着中國將在全球溫室氣體減排進程中承擔最大的比例和份額。同時,中國還就支持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新的承諾,包括鄭重宣佈接受《〈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加強氫氟碳化物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

爲了落實氣變領域的莊嚴承諾,中國已經將建設氣候變化與自身發展路徑緊密相連。黨的十八大將“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佈局,黨的十九大提出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綠色生態發展在每一步中都佔據重要地位。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廣泛涵蓋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峯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等內容,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更要求在生態文明領域取得更大成就。“十四五”規劃綱要就推動綠色發展、加快綠色發展轉型進行了專門論述,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被寫入綱要,“十四五”期間的碳強度劃定量化指標。這些都顯示出中國將本國國際氣候承諾與本國發展願景深度融合,有計劃、有制度保障地加以落實。爲此,習近平主席也在峯會上重點強調,碳達峯、碳中和將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全面推行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

除了“中國姿態”和“中國承諾”,習近平主席還在這次峯會上鄭重闡述了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的“中國倡議”,呼籲包括歐洲在內的各方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高度,以公正合理、促進全人類共同利益的方式推進氣候變化應對。首先,應對氣候變化應堅持正確的“責任觀”,在推動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過程中,應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各自能力原則。其次,堅持氣變治理的主流和清流,應對氣候變化應是造福全人類的共同事業,不應成爲謀求國傢俬利、操弄地緣政治的工具,更不能成爲攻擊他國的靶子和築起貿易壁壘的藉口。其三,應對氣候變化應攜手與共,相互助力,中國在積極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同時,也希望發達經濟體在減排行動力度上作出表率,並帶頭兌現氣候資金出資承諾,爲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充足的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的支持。

相向而行是中歐關係成功的基礎。中歐建交四十六年來的交往合作歷程也深刻證明,中歐攜手合作不僅有利於雙方,更有利於爲全世界作出更多貢獻,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成爲和平與發展的中流砥柱。氣候變化正是雙方有着共同關注、具備共同責任、蘊含協作潛力的合作新領域。此次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峯會標誌着中歐領導人政治引領氣候合作的突破性創舉,期待雙方本着誠意與互信,在推進氣候合作、夯實中歐關係合作面上行穩致遠。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