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的關鍵通話”,中美元首通話釋放多重信號

亞太日報

text

北京時間3月18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視頻通話,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和烏克蘭局勢等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

“關鍵時刻的關鍵通話”,多名專家、學者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指出,此次兩國元首通話爲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管控分歧、避免誤判做了重要定調,並就共同努力推動解決地區熱點事務等,加強溝通,向世界釋放了多重信號。

背景時機有講究

此次通話,發生在尼克松訪華暨“上海公報”發表50週年之際,是中美元首自2021年11月以來的再次通話。

通話中,美國總統拜登表示,50年後的今天,美中關係再次處於關鍵時刻,美中關係如何發展,將塑造21世紀的世界格局。

拜登重申:

美國不尋求同中國打“新冷戰”;

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

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

不支持“臺獨”;

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

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認爲,這次通話,是兩國元首時隔四個月的又一次深入溝通,時長達近兩個小時,很有意義。通話中,美方再次重申對中方“四不一無意”的表態,拜登提及“上海公報”發表50週年等,都是重視兩國關係的表現。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李海東教授指出,從中方角度而言,也有必要在新形勢下,與美國就中美關係的諸多議題,進行新的交流溝通。

海國圖智研究院院長、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陳定定教授也表示,此次通話發生在兩個大背景下:一是因爲臺灣問題等,中美兩國存在溝通的必要性跟對話渠道;二是隨着俄烏衝突帶動整個國際局勢劇烈變化,雙方通話變得更緊迫和更有必要。

因此,這是一場“關鍵時刻的關鍵通話”,陳定定指出,這對中美間加強相互理解和溝通,避免誤判形勢,很重要。

釋放多重重要信號

從中美雙方會後通報來說,陳定定進一步分析,這次通話的效果“應該說不錯”,對外界釋放了至少三重信號:

一、通話中,雙方元首對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和持續溝通,做出了重要定調,即要管理好中美間的關係和競爭,防止關係下滑。

二、從媒體對此次通話的報道來看,有很多積極方面,整體氣氛也相對平和。陳定定認爲,雙方還將通過這種(視頻通話)機制繼續溝通。中美在羅馬舉行高級別外交對話,各層級對話都穩定持續,將是個好現象。

三、此次通話說明,就全球關注的熱點事件和重要事務,中美兩國有意願溝通,一起做出努力。這個信息會傳遞給其他國家,讓世界看到兩國有合作和協調的一面,也能帶動更多國家和地區機構參與斡旋。

中美關係關鍵在於兩點

此次通話中,“管控分歧”和“穩定發展”,成爲中美元首共同提及的“關鍵詞”。

李海東指出,毫無疑問,中美關係現在處在一個關鍵轉折期,美對華政策的這種方向是很清楚的,要跟中國搞戰略競爭;而中國對美的政策方向,是不能以競爭界定雙方關係。美國的思路最終可能導致中美關係徹底破裂,而中方思路是希望世界各國攜手,共同推進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和各國共同事務。

在臺灣問題上,拜登此次重申“堅持一箇中國原則”,不支持“臺獨”,習近平則指出,美國一些人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這是十分危險的。臺灣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對兩國關係造成顛覆性影響。

陳定定分析,美方一些人對中國發展和全球形勢,存在誤判。中方再次強調臺灣問題的重要性,是擔心美方內部有些人可能借國際變局、亂局“渾水摸魚”,加強所謂對臺支持,如軍售、企圖提升其國際地位等。中方主要是提醒部分人,不要誤判形勢和中國的戰略意圖。

在通話中,習近平主席還對拜登指出,中美關係之所以出現目前的局面,直接原因是,美方一些人沒有落實我們兩人達成的重要共識,也沒有把總統先生的積極表態落到實處。

對此,陳定定分析認爲,在政治決策的過程中,美方元首一些表態可能成爲“空頭支票”,這是美國政府內部的問題。李海東進一步指出,這使得美對華政策出現了搖擺和不確定性。

但李海東同時強調,中美元首的外交引領作用,是過去四、五十年來中美關係保持穩定的根本。元首交流對中美關係的作用,是其他管道沒法替代的。中美間的一些問題,比如哪些需要着力去化解,哪些需要擱置,哪些需要管控等等,元首層面會有一些基本的定調。

中方展負責任大國形象

烏克蘭局勢是此次通話的另一個重點。王輝耀注意到,習主席在通話中指出,作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我們不僅要引領中美關係沿着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而且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爲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

王輝耀認爲,中國向世界釋放了一個信號,即強調中美有義務承擔自己作爲大國應盡的責任,需發揮應有作用,促成俄烏危機解決。中國強調要依靠《聯合國憲章》,從聯合國、從多邊外交方向來推動和平方案,是一個非常好的角度。

陳定定指出,烏克蘭局勢發展到現在,是有歷史原因的。美西方部分政要、學者在過去20年裏已研判並提出警告,認爲北約東擴到烏克蘭,一定會引發俄猛烈反擊。但西方一些政府和領導機構可以說執迷不悟,最終導致今天的局面。

李海東也指出,目前形勢表面上看是俄烏衝突和烏克蘭危機的加劇,而深層次看就是俄與美國、北約矛盾無解,呈現出來的崩裂。過去30年,美國領着北約邊緣化和羞辱俄羅斯,將其排除出歐洲國家戰略自主進程,一手製造了歐洲最大的安全困境,卻試圖讓他國承擔後果。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與一個超級大國該有的風度嚴重不匹配。

因此,李海東指出,中方也有必要向美國提出正確看待歐洲安全格局構建中的問題所在,並促其承擔責任。

誰在真正勸和促談?

習主席還在通話中指出,實施全方位、無差別制裁,受罪的還是老百姓,還可能引發全球性危機。

他就緩和烏克蘭局勢提出了近期和長期的兩種可能路徑:當務之急,是繼續談判,早日停火止戰;長久之道,在於大國相互尊重、摒棄冷戰思維、逐步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全球和地區安全架構。

陳定定分析,中方勸和促談的表態很明確,但最關鍵和根本的問題,是歐洲需要在中長期重塑安全架構。這需要各方坐下來認真、細緻地談,考慮如何兼顧俄歐各自的安全需求。

陳定定還認爲,美歐對俄製裁本身就是無效的、違反國際法的,對緩和局勢於事無補,反而火上澆油。美方言行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是不是真心實意想調停,還存在疑問。

李海東指出,實際上,從中美對烏克蘭問題的化解之道就能看出,誰纔是真正在勸和促談,真正希望安全迴歸的。烏克蘭危機久拖不決,將導致世界更深層次的失序,甚至美國也不是受益方。美國的政治決策被本國政治精英綁架了,他們始終認爲自己是國際事務的仲裁者、主宰者,但縱觀美國在冷戰期間和冷戰後制裁的諸多國家,哪個解決問題了?

因此,李海東指出,制裁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這種手段既缺乏創新,又具有破壞性。坦率地說,當前國際事務中最大的威脅和不穩定因素,恰恰是美國政治精英羣體。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