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8月17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研究紮實促進共同富裕問題,研究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做好金融穩定發展工作問題。會議明確了共同富裕的標準,部署了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爲紮實促進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遵循。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當前,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奮鬥,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爲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爲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爲促進共同富裕進行了重要部署。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佈。如今,中央財經委會議聚焦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路線圖”日漸清晰。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鄢一龍表示,會議提出的共同富裕的標準和要求手段,是結合中國國家發展目標和現實國情的綜合考量,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邏輯有着本質不同,是對西方現代化的超越,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特徵。
一是強調全民共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貧富懸殊和兩極分化同樣不是社會主義。從堅持“房住不炒”,到抑制資本投機炒作;從強調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到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中央一系列舉措釋放出明確信號: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地區的富裕,而是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鄢一龍表示,中國實現共同富裕鼓勵人們勤勞創新致富,通過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多管齊下調節社會收入,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爲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強發展能力創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條件,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給更多人創造致富機會,這和西方國家資本主導“贏者通吃”的邏輯形成鮮明對比,避免社會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二是強調共建共富。實現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自然需要全體人民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人人蔘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共建美好家園,共享美好生活。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幫後富,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於創業的致富帶頭人。這即是表明,共同富裕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不是回到之前的“大鍋飯”,而是尊重客觀發展規律,讓更多社會主體參與到實現共同富裕的進程中,實現效率和公平的最優化。“先富帶後富、幫後富”“鼓勵高收入人羣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就是鼓勵更多人承擔社會責任。鄢一龍表示,共建共富有助於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參與、形成合力,激發人們更多的發展主動性、積極性,讓國家和人民更加緊密地成爲一個命運共同體,避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存在的國家宏觀發展與個體微觀發展的脫節問題。
三是強調全面富裕。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質上的富裕,也包括精神上的富裕,涵蓋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方方面面,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當前,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對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多需求。如果僅僅重視物質財富增長,忽視人的精神追求,將導致人的物化傾向,人的幸福感更無從談起。無論是教培行業“雙減”政策,指向中國家庭“養不起”“教不起”的壓力焦慮;還是重拳整治“飯圈”文化,營造文明有序健康的網上精神家園;抑或是推動全民健身、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更多“精神食糧”……這系列舉措的根本指向也十分清晰: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不斷滿足人民羣衆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鄢一龍表示,共同富裕追求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體現了人民全面發展的要求,可以避免個體對物質慾望的無止境追逐和對物質消費的過度攀比,這是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物質中心主義發展邏輯的超越。
當前,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是一項長期艱鉅的任務。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遵循規律、積極有爲,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徑,不僅使中國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也將爲世界各國發展提供更多有益借鑑。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