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時間不長,卻被太多新聞刷屏。亞太日報依據全球用戶閱讀數據,每週六推出中、英文每週熱點新聞。理清每週世界大事,看清造就歷史的每個細節。
過去一週,你應該知道的。
1. 法國與土耳其關係緊張 法方宣佈召回駐土大使
法國與土耳其關係緊張,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24日發表批評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言論,引發法方不滿。法國官方當晚宣佈召回法國駐土耳其大使。
埃爾多安24日在土耳其中部城市開塞利發表講話,批評馬克龍對伊斯蘭教和穆斯林的態度,並稱馬克龍“需要精神治療”。他同時暗示不看好馬克龍在未來法國大選中的表現。
法國總統府批評埃爾多安的上述言論“令人無法接受”,指出“過分和無禮”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法方要求埃爾多安改變其政策和方針,因爲“從多種角度來看相關政策是‘危險’的”。
法國官方當晚宣佈召回法國駐土耳其大使。法國輿論普遍認爲這是罕見的外交舉動;法國BFM電視臺稱,法國召回駐土耳其大使在現代法土兩國外交關係史上應屬首次。
法國總統府官員當天透露,法國曆史教師塞繆爾·帕蒂16日在巴黎郊區被斬首致死後,法方注意到土耳其領導人沒有對此向法方“表達慰問和支持的信息”。他還對土耳其國內呼籲抵制法國商品的聲音表示關注。
塞繆爾·帕蒂被殺害後,法國謀求加強世俗主義,鞏固法國的共和主義原則。據法新社等媒體報道,法國可能於12月推動實施相關法案,其中包括會加劇法土關係緊張的多個議題,如加強對清真寺的資金控制等。
另外,近期法國與土耳其還在多個地區焦點議題上存有分歧,其中包括東地中海局勢以及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圍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的衝突等。
2. 第二波疫情比首波更猛,德法等歐洲六國相繼下達封鎖禁令
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歐洲多國在經濟受到猛烈衝擊的重壓下,最終不得不相繼加強封鎖措施,望藉此逐步緩解疫情。與第一波疫情相比,第二波疫情烈度更大,各項數據不斷刷新峯值,令人擔憂,與此同時,第二波疫情中患者的感染方式與年齡段也不盡相同,這給防疫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當地時間2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下令封城。從11月2日起至30日,在全國範圍內關閉酒吧、餐館和劇院。雖然學校被允許繼續開放,但商店必須在嚴格限制客流量的情況下營業,“我們需要立刻採取行動。儘管我們的衛生系統尚能應對當下的挑戰,但假使疫情持續以現在這種速度擴散,它(衛生系統)將在幾周內達到極限。”默克爾說道。
僅在默克爾下令封城的數小時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發表講話宣佈,法國將於10月30日起施行至少爲期1個月的封城禁令,“新冠病毒正在以一種就連最悲觀的預測都無法意料到的速度傳播……我們被新冠病毒忽然加劇的擴散淹沒了……這將比第一波疫情更加困難、更加致命。我決定,我們需要重新回到曾經遏制了疫情的封城狀態”。
根據此次封鎖禁令,全法民衆被要求除購買必需品、就醫、工作等必要情況,儘量保持居家。出門走動需持有證明,並要接受警方檢查確認。非必要的商業、餐館和酒吧全部關閉。不過學校和工作場所將繼續開放。
除歐洲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外,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等其他歐洲國家也被迫相繼加強封鎖措施。
3. 波蘭總統因確診新冠居家隔離,前一天視察方艙、授勳法網冠軍
當地時間24日,波蘭總統辦公室主任什切爾斯基(Krzysztof Szczerski)在當地電臺中表示,總統杜達在此前一天晚間獲知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的結果,目前正居家隔離,總統感覺良好。他還表示,首席衛生檢察官將決定對哪些曾與總統會見的人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波蘭總統發言人斯佩哈爾斯基(Błażej Spychalski)此前在社交媒體首先發布了杜達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其目前處於隔離當中。
23日,波蘭總統杜達對正在改建中的臨時“方艙醫院”進行了視察,併爲法網新科女單冠軍、19歲的波蘭小將斯維亞特克(Iga Świątek)授勳。波衛生部副部長克拉斯卡(Waldemar Kraska)表示,臨時醫院的改建工作不會因總統感染受到影響。斯維亞特克也在社交媒體表示她和她的團隊目前沒有症狀,將進行隔離並在三天後再次檢測。
4. 菅義偉發表就任後首次施政演說:中日關係至關重要
當地時間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國會發表就任後的首次施政演說,在提及外交政策時,他表示中日兩國之間的穩定關係至關重要,希望利用高層交流機會,在共同課題上開展合作。
據日本《產經新聞》26日報道,菅義偉施政演說的內容主要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對策和經濟復甦、建設數字化社會、實現綠色社會、推動地區發展和人才流動、社會保障、東日本大地震災後重建和外交安保政策。
提到對外關係時,菅義偉表示自己就任日本首相以來,已經和中國、俄羅斯和七國集團成員國多次舉行電話會談,希望在不斷開展對話的基礎上,獲得世界各國的信賴,強化彼此間的合作。
菅義偉還表示,中日兩國之間的穩定關係至關重要,希望就共同課題開展合作。此外,他表示韓國是日本非常重要的鄰國,恢復健全的日韓關係是日本政府的一貫立場;在日俄領土爭端問題上,菅義偉表示希望兩國首腦能真誠地交換意見,早日締結和平條約。
5. 首次!拜登在韓媒發表署名文章:不會以撤出駐韓美軍來“敲詐”韓國
大選臨近,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拜登正馬不停蹄拉票。據韓聯社30日消息,拜登29日在韓國聯合通訊社(韓聯社)發表題爲《走向更加美好未來的希望》的署名文章,表明進一步加強韓美同盟關係、積極支持旅美韓人社會的決心,並承諾稱自己不會以撤出駐韓美軍來“敲詐”韓國。
報道稱,這是拜登首次在韓媒發表署名文章表明他的政策構想。拜登在文章中表示,如果勝選,他將與韓國站在一起,進一步加強韓美同盟,維護東亞等地區和平,不會用撤軍這種魯莽的威脅敲詐韓國。
此外,拜登在文章中還用韓文拼音寫下象徵韓美同盟的口號“Katchi Kapshida”(攜手前行),表達了對韓國的親近感及發展韓美同盟的堅定決心。他表示,韓國是美國在有關地區的強有力的盟友,如果我能勝選,將與韓方一道全力加強同盟關係,並重申積極支持半島無核化與韓朝統一的立場。
報道還稱,拜登還承諾將爲旅美韓人提供大力支持。他向韓裔美國人爲美國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致謝,並承諾將繼續努力營造實現“美國夢”的環境,使得所有韓裔美國人家庭都獲得公平的機會。
報道提到,有分析認爲,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多次稱韓國不爲安保買單並要求韓方爲防衛費分擔金增額,還表示要撤出駐韓美軍部隊,拜登則將此稱爲“敲詐”,表明強烈的反對立場。這也預示了拜登當選後韓美僵持不下的防衛費談判有望得到解決。
6. “青瓦臺魔咒”再上演 韓前總統李明博獲刑17年
有期徒刑17年!罰金130億韓元、追繳犯罪所得57.8多億韓元!當地時間10月29日上午,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對韓國前總統李明博貪污受賄案,作出終審判決。
2018年4月,韓國檢方以貪污受賄等多項罪名起訴李明博。同年10月,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一審判處李明博15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30億韓元。李明博不服判決,提起上訴。
今年2月,韓國首爾高等法院李明博貪污受賄案作出二審判決,判處李明博有期徒刑17年,並處罰金130億韓元(約合1093萬美元)。
李明博生於1941年,2008年至2013年任韓國總統。其於2018年3月22日涉嫌貪污受賄被捕,2019年3月獲准保釋。二審宣判後,李明博保釋資格取消,當庭被捕。
7. 美最高法院新任大法官巴雷特宣誓就職:將獨立於政治部門和個人傾向
美國《國會山報》10月27日消息,艾米·科尼·巴雷特於當地時間26日晚間在白宮舉行的儀式上宣誓就職,成爲美國曆史上第115位最高法院大法官。
巴雷特表示:“追求自己的政策傾向是參議員的工作,而剋制自己的政策傾向是法官的工作。如果法官屈服於這些傾向,那就是失職。”
巴雷特另稱:“我今晚莊嚴宣誓的核心思想是,我將毫無畏懼、不徇私情地完成工作,獨立於政治部門和個人傾向。”
巴雷特是特朗普任內提名的第三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他先前成功任命佈雷特·卡瓦諾和尼爾·戈薩奇兩名保守派大法官。自由派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9月18日病逝後,特朗普很快提名巴雷特補缺,在參議院通過後,最高法院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人數比例將從此前的5比4變爲6比3。
8. 蘇丹外交部:正式啓動與以色列的經濟和商業往來
10月25日,蘇丹政府宣佈正式啓動與以色列的經濟和商業往來。
蘇丹外交部25日發表聲明,宣佈蘇丹正式啓動與以色列的經濟和商業往來。
聲明說,蘇丹和以色列決定結束“敵對狀態”,使兩國關係正常化,並開啓以農業爲重點的經濟和商業往來,以造福兩國人民。兩國代表團將在未來幾周召開會議,以期在農業、貿易、經濟、航空、移民等領域達成合作協議。蘇丹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是蘇丹正在發生的“重大歷史性變化”的一部分。
10月23日,以色列與蘇丹在美國斡旋下就關係正常化達成協議。蘇丹成爲近兩個月之內第三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國家。以色列、蘇丹與美國當日發表聯合聲明稱,三國領導人就蘇丹與以色列之間關係正常化、結束交戰狀態達成一致。聲明同時還承諾,美國將幫助蘇丹確保國際債務的減免。
蘇丹曾因其與以色列的敵對與衝突而遭到美國製裁,並被列入“支恐國家”名單中。白宮10月23日早些時候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蘇丹過渡政府已經於22日將3.35億美元賠償款項轉至爲美國恐怖主義受害者及家屬開設的第三方賬戶。特朗普已正式通知國會,決定將蘇丹從美國的“支恐國家”名單中刪除。
據新華社報道,美國政府1993年將蘇丹列入“支恐國家”名單,並自1996年起對蘇丹實施經濟制裁。2017年10月美國宣佈解除對蘇丹的經濟制裁,但仍把蘇丹列在“支恐國家”名單中。蘇丹過渡政府2019年成立後,一直尋求將蘇丹從美國認定的“支恐國家”名單中移除。
蘇丹是近兩個月以來第三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國家。9月15日,特朗普在華盛頓接待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阿聯酋外長阿卜杜拉及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以色列、阿聯酋、巴林三國代表在白宮正式簽署關係正常化協議。在此之前,以色列已於1980年和1994年分別與埃及、約旦建交。
9. 加拿大議會將調查政府應對新冠疫情情況
加拿大衆議院26日通過一項反對黨保守黨提出的動議,將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領導的自由黨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情況進行調查。
保守黨表示,調查目的是幫助政府從第一波疫情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更好應對未來疫情。該動議當日在議會投票中以176票對152票通過。根據動議,加拿大政府將需提供自3月中旬以來的總理辦公室、樞密院、衛生部、公共衛生署等部門關於新冠疫情的電子郵件、文件、筆記和其他記錄等。
動議提出後,引起加拿大相關行業和政府的強烈反應。加拿大許多行業團體、公司和專家都公開反對,認爲披露政府與個人防護設備和測試設備供應商之間商業交易的機密文件,將傷害加拿大製造商,損害加拿大在全球的聲譽。
加拿大公共服務和採購部長阿南德表示,該項動議的通過將可能導致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公司和防護裝備等供應商放棄與政府合作,“疫苗、個人防護裝備、快速檢測包的合同都岌岌可危”。
10. 俄媒:吉爾吉斯斯坦總統大選提前至明年1月10日
俄羅斯媒體報道稱,吉爾吉斯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已將總統選舉提前至明年1月10日。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4日援引當地新聞媒體報道,吉爾吉斯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決定將總統大選定於2021年1月10日舉行。
自從10月4日議會選舉以來,吉爾吉斯斯坦陷入政治動盪。5日,吉爾吉斯斯坦多個落選政黨在比什凱克市中心的阿拉套廣場組織示威集會,要求取消選舉結果。當晚,抗議者試圖闖入總統辦公室和議會所在地“白宮”並與警方發生衝突。吉總統熱恩別科夫9日宣佈首都比什凱克進入緊急狀態,並簽署總統令,解職總理博羅諾夫、解散政府。12日,熱恩別科夫宣佈再次延長首都緊急狀態。14日,熱恩別科夫正式任命扎帕羅夫爲總理。此前一天,吉議會推選來自吉爾吉斯斯坦黨的伊薩耶夫爲議長。
10月15日,熱恩別科夫以“不想朝公民開槍”爲由宣佈辭去總統職位,新任總理扎帕羅夫16日起代行總統職務。
熱恩別科夫是吉爾吉斯斯坦歷史上第三位因抗議示威下臺的總統。在2005年“鬱金香”革命中,前總統阿卡耶夫被迫下臺。2010年,示威者抗議政府腐敗、總統任人唯親,時任總統巴基耶夫因此下臺。
吉爾吉斯斯坦憲法規定總統任期爲6年,不得連任。熱恩別科夫於2017年11月當選。
(來源: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