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中國式現代化 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 ——上海宣傳文化人才高端論壇 2023年3月25日

APD NEWS

text

作者 趙啓正

70多年波瀾壯闊的新中國創業史、強國史,也是一部中國式現代化的奮鬥史、發展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我作爲一個“40後”,有幸經歷了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一、中國式現代化是長期探索和不斷實踐的過程

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出全力建設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但只提出工業化,未提國防、農業和科技現代化,更沒提全面現代化。究其原因,根源在於舊中國積貧積弱,抗美援朝剛剛結束,我們急需工業化。1954年毛主席提出“建設成爲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這個提法也緊緊圍繞工業化。“工業化”是我們對現代化最初的認識。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第一臺拖拉機“東方紅”下線、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出廠,我國的實驗型核反應堆啓動,中國提出“向科學進軍”,隨之成立了大量跟現代化建設有關的高等學院,爲中國式現代化打下人才基礎。1964年,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爲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四化”建設從此深入人心,中國式現代化開啓新徵程。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中國式現代化加速推進。1979年,鄧小平同志接見日本企業家時,首次使用“中國式現代化”的概念:“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

進入新時代,黨帶領全國人民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明確“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我們用7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來闡釋中國式現代化的當代意義。

二、打造品牌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

品牌是表述城市軟實力和描述城市特點的一種最簡單說法。創造具有想象力的城市短語,是驅動城市品牌傳播的有效方式。上海要以全球的尺度來思考自身的定位,進一步探索城市文化軟實力最簡明的品牌表達。

上海品牌非常豐富。例如,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有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上海城市精神就很有特色。習近平總書記概括的“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簡明扼要、寓意深厚、朗朗上口,成爲廣泛傳播的上海品牌。此外,“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是上合組織的精神,也是上海的品牌。兩種代表上海的精神,在中國、在全球共同表達和闡釋着上海。

不同的場景,面對不同的人士,上海表達也要各有側重。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馬里蘭大學一位教授根據他的考察研究寫了一本書《上海,現代中國之門》(Shanghai, the key to modern China),書中直接地表明,“你要了解中國嗎?請到上海去”。在浦東開發開放剛啓動那些年,外國的政要或者企業家來上海,我就拿世界地圖給他們看——從東京、首爾、上海、香港、臺北到新加坡,被稱爲亞太經濟走廊,而上海正好在其中點。如果從上海上岸,既面對長江經濟發達區,又居沿海發達區,轉過身面對着太平洋,“左手”伸過去就能到東北亞,“右手”伸過去就能到東南亞,加之浦東新區有周全的投資環境,他們對此很信服,由浦東新區進入中國,在上海投資也相當踊躍。

提升我們的軟實力,要從文化自信開始。這有個小例子:1876年“京劇”之名在上海《申報》誕生。1930年梅蘭芳赴日本演出時,京劇被美國人翻譯爲“Peking Opera”。往往外國人最初聽到時,將京劇誤解爲中國人演出的像《圖蘭朵》《茶花女》一樣的歌劇,而其根源在於當年的中國缺乏文化自信,只好隨着外國人去附會洋詞。“京劇”一詞誕生於上海,那麼就由上海開始爲京劇的英譯正名,以“Jingju”替代“Peking Opera”吧!

三、加快培養中國式現代化人才

上海要成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人才很重要,包括城市管理人才、科學技術人才、宣傳文化人才等。人才的集聚才能帶來城市軟實力的提升。

按黑格爾對歷史的三種分類來說:一是原始的歷史,這是同時代人寫的歷史;二是反省的歷史,這是歷史學家寫的歷史,如世界歷史、中國通史;三是哲學的歷史。上海在挖掘以前的、保存今天的歷史方面大有可爲。我們要挖掘本土宣傳文化人才的潛力,加快培養本土人才,爲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上海樣本、作出上海貢獻。另一方面,要引進外地的大師名家,他們會從另外的角度觀察上海,通過“大作品”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讓我們一起努力、不負時代,爲把上海建設成實至名歸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創造新業績。

(作者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主任)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