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文明交流與公共外交論壇舉行

APD NEWS

text

11月26日,由華僑大學和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共同主辦,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承辦的第四屆文明交流與公共外交論壇在我校王源興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論壇主題是“百年變局視閾下的國際局勢與文明交流互鑑”。共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暨南大學、華僑大學等三十餘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代表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參加會議。

在開幕式上,福建省社科聯副主席鄭東育、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於運全、華僑大學副校長林宏宇發表了致辭。鄭東育代表福建省社科聯對本次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並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文明交流互鑑的角度,充分肯定了本次論壇熱點議題的設置。於運全指出,增強思想的引領力和影響力,需要秉承文明互鑑的理念,加強合作研究,加快知識體系、話語體系的構建,搭建積極的交流平臺,打造多元成果的展出,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的智慧力量。林宏宇介紹了論壇的基本情況,並期待通過本次探討,聚合學界同仁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爲更好傳播中華文化、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獻計獻策。

微信圖片_20221127145024.jpg副校長林宏宇致辭

開幕式後,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於洪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徐步、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楊伯江分別做了主旨發言。

於洪君圍繞中國對全球治理的貢獻進行探討。他認爲,全球治理目的就是爲世界和平穩定提供製度保障,中國參與並引領全球治理,提出具有現實性和建設性的中國建議和方案,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人類和平發展貢獻了特殊的智慧力量。

徐步指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習近平主席先後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爲世界提供中國智慧。推動文化交流、文明互鑑,進一步謀求各種文化文明之間的互學互鑑,構建相互之間的信任,對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觀尤爲重要。

楊伯江圍繞俄烏衝突與亞太地區形勢走向展開分析,從東北亞、東南亞、美日等區域全面全景式探討了俄烏衝突背景下的亞太局勢,對當前國際形勢的研究和外交智慧的運用提供了全新的視野和角度。

微信圖片_20221127145028.jpg論壇開幕式線下會場現場

據悉,我校於2014年、2016年、2019年舉辦三屆華僑華人與中國周邊公共外交研討會,取得了豐碩成果。結合新形勢下文明交流與公共外交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今年將該會議平臺升級發展爲文明交流與公共外交論壇。在爲期一天半的會議中,參會代表將圍繞“文明交流互鑑視角下的俄烏衝突”“全球視野下的文明交流與互鑑”“‘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理論與實踐”“大國博弈與國際秩序的重構”“新形勢下公共外交面臨的挑戰與轉型”五個議題進行研討,共有近50位發言人進行論文發表。爲了推進學術傳承與創新,本次論壇還設立了研究生論壇,共有來自中山大學、廈門大學、暨南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蘭州大學、外交學院、華僑大學等高校的20多名研究生,圍繞“中外公共外交比較研究”“國際秩序變遷與大國外交選擇”“文明交流互鑑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三個議題進行研討。

此次論壇是在國際局勢大變局、大動盪的背景下,全國上下正在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之際召開,論壇旨在深入探討新形勢下如何開展文明交流互鑑,發揮公共外交的獨特功能,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