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今年已累計新增1487萬境內股票市場投資者,超過去年全年新增的1324萬。從今年3月份開始,每月新增投資者數量連續8個月突破100萬。
“從宏觀上看,增長的開戶數是投資者對我國經濟和證券市場投出的信任票。”交銀施羅德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馬韜表示,證券市場穩健發展的底氣來自於我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來自於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以及金融政策的靈活適度。
今年以來,大批A股優質上市公司承受住疫情壓力,交出不俗的業績。截至第三季度末,A股主板單季淨利潤同比增速由負轉正,中小板與創業板增速維持歷史高位。證券市場不僅創造了較好的投資回報,而且有力支持實體經濟融資,金融與實體之間的良性循環得到充分顯現。交銀施羅德基金統計顯示,前三季度,上交所、深交所分列全球各地交易所新股融資排名的第一和第五。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李認爲,A股賺錢效應的提升,爲投資者提供豐厚回報,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經濟企業上市數量增多,改善了A股行業格局,吸引更多新投資者入市。
Wind資訊統計顯示,從A股各上市板塊市值佔比看,2010年金融、工業、能源和材料等板塊的市值排名領先,今年以來大金融(銀行、非銀金融和房地產)板塊的市值佔比逐步下降至20%,信息技術佔比已超過傳統工業板塊,日常消費和醫療保健的市值佔比已超過材料,能源佔比已退至倒數第三位,這反映出A股市場新經濟相關企業佔比不斷擴大,受到各路資金追捧。
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措施的落地實施,有效激發市場活力,增強了投資者信心。中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淑斌認爲,今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克服諸多不利因素,圍繞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健全多層次市場體系等領域相繼推出一攬子改革舉措,爲增強資本市場的活力和韌性創造有利條件。
境外機構資金持續流入的帶動效應,增強了普通投資者對於A股投資價值的認可。中原證券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在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加速、A股估值差、疫情後經濟率先復甦等因素的推動下,以美國明晟指數、富時羅素爲代表的境外投資者通過互聯互通機制持續進入A股,北向資金佔A股月均成交額比重自2020年5月以來站穩10%,最高達到11.54%。
新股民大增還說明家庭資產配置觀念正在悄然轉變。在諾亞控股首席經濟學家夏春看來,長期以來,我國居民部門儲蓄率過高,資產配置過多集中於房地產,這樣的資產組合難以支持我國居民財產性收入增長、養老保障加強以及代際財富傳承等多種需求。
伴隨着居民權益類投資意識的增強,過去“重房產,輕股票”的認識出現轉向,加之A股市場交易活躍,不少居民正選擇股票、基金、信託等方式參與證券市場投資。這既說明個人投資者對資產管理機構的信任度提升,願意通過專業機構分享權益市場收益,也反映出A股機構化提速,市場和居民理財意識走向成熟。
馬韜認爲,證券市場提供了優化居民資產配置通道,市場環境的改善使優質證券賺錢效應顯著增強,使得劣質證券自然淘汰,居民儲蓄通過不斷向有效率的方向配置實現保值增值。證券市場還發揮了價格發現作用,對關鍵行業給予更高估值,促進優質資源向關鍵領域傾斜。隨着註冊制的順利推進,相關企業能及時獲得直接融資支持併發揮更大作用,構成對間接融資體系的良好補充。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