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 盧武鉉跳崖樸元淳自盡,韓國政壇悲劇怎一個“恥”字了得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評論員白羽

首爾市長樸元淳因涉嫌性騷擾而離奇死亡,震驚韓國上下。上一次,與之烈度相似的,是2009年前韓國總統盧武鉉跳崖時。

謎團尚未揭開,真相還在路上。但樸元淳之死的漣漪效應,已在韓國社會和政界顯現,後期影響仍將持續發酵。

“恥感”文化以死保節

“向所有人致歉,向曾陪伴同行的所有人致謝,對自己給家人只帶去痛苦深感愧疚,希望能將屍骨火化並將骨灰撒在父母墓地,願君安好。”——已故首爾市長樸元淳遺書。

據韓國媒體披露,首爾地方警察廳8日接到樸元淳前女祕書指控其性騷擾的舉報,但無法確認樸元淳的死亡與該起舉報是否存在關聯。同時,由於當事人死亡,警方決定將該案移交檢方,根據相關法律,檢方或以“無公訴權”結案。

韓國輿論認爲,樸元淳在民主黨內屬於“親文(在寅)”一派,政治傾向屬於左翼進步陣營中“偏左”。韓國總統文在寅對樸元淳死亡的噩耗“非常震驚”,並憶及兩人同窗過往。

青瓦臺祕書室長盧英敏10日轉述文在寅的話說,他與樸元淳相識已久。兩人1980年通過第22屆司法考試,1982年從司法研修院結業,最終正式成爲律師。

1.png圖爲樸元淳曾在自己的臉書上發佈的與時任新政治民主聯合議員的文在寅,一起在司法研修院結業式上拍攝的照片留影

從人權律師到民權運動家,樸元淳一直表現出進步傾向,並且屬於進步陣營中偏左人士。在性別平等、女性權益、反對性騷擾等問題上,樸元淳亦是先行者。早在1993年,樸元淳就曾擔任“首爾大學某助教案”的共同辯護律師,向世界宣傳“性騷擾是非法行爲”,該案也是韓國第一樁性騷擾案件。

不無諷刺的是,正是這樣一名以品德和正義立身的進步人士,卻未能做到知行合一,身陷性騷擾醜聞。最終,樸元淳選擇結束生命“尋求解脫”和“顧全大局”,但求一死來保護家人,以及所屬政治集團免受更大牽連。

尤記得前總統盧武鉉卸任後,李明博政府對其展開猛烈調查,以清廉爲其執政理念的盧武鉉,不堪忍受家人被控涉嫌腐敗的紛擾,最終選擇跳崖這一極端方式,以死保節。此恨綿綿無絕期,塵囂退去,留下國民無盡追思。以死明志、自我放逐、以死結束紛爭,儒家傳統中的“恥感”文化,在韓國政治生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樸元淳之死也給韓國的恥感文化再添註腳。

功歸功,過歸過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關於樸元淳的爭議卻仍在發酵。

按照韓國“五日葬”(從死亡日算第5日)的高規格,其出殯儀式於7月13日舉行。首爾市政廳前,許多市民冒雨前來參加遺體告別儀式,不少人哽咽哭泣。

2.jpg

同一天,指控樸市長性騷擾的前祕書A某通過律師公開發聲。在出殯當天這一時間節點,幾乎是將樸自殺的直接原因坐實。13日下午,控告人辯護律師金在蓮召開記者會,披露稱A某在從事祕書工作的4年以及被調離至其他部門之後不斷遭受樸市長的性騷擾,地點爲市長辦公室以及市長辦公室內的臥室等。

針對其享受首爾市“市葬”的待遇,引發韓國社會輿論贊反兩種對立聲音。已有57萬網友在青瓦臺官網發起“反對首爾市爲樸元淳舉行市葬”的請願書,認爲“市葬”是對受害人的二次傷害。“緬懷”與“譴責”的民意針鋒相對,韓國社會再度分裂。

壓迫越深,反抗越強。在韓國這樣的男權社會,從前對男上司言聽計從的溫順女下屬,一旦覺醒逆襲,其“破壞力”也超出想象。從某種程度來說,韓國“ME TOO”運動匯聚成強大的社會洪流,日益成爲社會共識,甚至已經上升到了民主運動的層面,成爲一種政治正確。在此背景下,對政治人物而言,一旦沾染性騷擾醜聞,即意味着政治生涯的終結。樸元淳成爲文在寅政府任內,繼前忠南知事安熙正、前釜山市長吳巨敦之後第三名爆出性醜聞的地方政府高官。

樸元淳曾說,從朝鮮時代算起,沒有比自己任期更久的首爾市長。他說過,不在乎支持率,將把力量集中在關注青年、福利、環境,關愛保護弱勢羣體方面。韓國2015年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疫情蔓延之際,樸元淳以公開、透明、果斷的應對贏得市民支持。

樸元淳還有不少“走基層”的市長軼事。爲兌現競選承諾,樸元淳和妻子曾於2018年8月,在酷暑中搬入首爾江北區三陽洞的頂樓公寓居住。這處30平方米的兩居室,沒有空調,既是住所,也充當其辦公室。首爾市長的“蝸居”,引發贊反兩種聲音的熱議。支持者認爲,“蝸居”體驗可以爲樸市長帶來一手信息,幫助改善當地居住條件。反對者稱,樸元淳這一舉動背後有政治目的,意在通過作秀爲競選總統蓄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大選像一種命中安排,不是自己想參加就能成功,有時反而沒想參加但就成了。以後應該還會有機會與大家討論大選的問題”——樸元淳近日在第七屆民選市長就職2週年記者座談會上說,委婉表達了對總統寶座的渴望。

3.jpg

弔詭的是,樸元淳遺體被發現的同一天,名爲《殺死樸元淳》的新書原定出版發行。與這一聳人聽聞書名的表面意思恰恰相反,作者是想通過這本書,“正話反說”,以博人眼球的方式“提醒”讀者,樸元淳是下屆總統的最合適人選。書中認爲,只有樸元淳最透明、最具獻身精神、最具進步思想,能夠帶領韓國從危機的泥潭中走出。作者還寫到,若有人想競爭下屆總統候選人,首先應該想辦法殺死樸元淳。不料一語成讖,如此結局,令人唏噓。

樸元淳一度被認爲是2022年韓國總統選舉的有力候選人。2017年1月,樸元淳曾參加總統選舉候選人的黨內競選,但支持率不高,不久即撤回了參選計劃。2018年,在一項執政黨下屆大選競選人支持率調查中,他曾超過當時的國務總理李洛淵和京畿道知事李在明位列第一。

韓國媒體分析稱,樸元淳其實近期處於較爲有利的政治環境中。在今年4月的國會選舉中,多位與樸元淳交情深厚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成功當選,民主黨內部號稱“樸元淳派系”的議員已經達到17人。曾經在私人場合感嘆“想做大事卻苦於汝矣島(韓國國會所在地,筆者注)沒有根基”的樸市長終於擁有了自己的“友軍”。

“清算政治”慣性難逆

逝者已逝,世事茫茫。圍繞樸元淳之死的“弔唁政治”纔剛開始,韓國朝野明爭暗鬥激化,民意分裂加劇。進步陣營與保守陣營你死我活的鬥爭、“清算政治”的扭曲慣性、“逝者政治”發酵、民主黨內部派系爭鬥,將持續影響韓國政壇風雲。

截至目前,青瓦臺尚未對樸元淳死亡事件公開表態。相應地,青瓦臺也未對曾引發“親日”爭議的白善燁將軍安葬地一事發表立場。分析認爲,青瓦臺此舉意在避免激化保守和進步陣營矛盾。

4.jpg

首先,韓國政壇進步左翼與保守右派的鬥爭異常激烈,尤其在現任總統任期過半程後,往往會有各種猛料爆出,再經輿論傳播發酵,最終影響民意和下屆總統選舉選情。

其二,“清算”政治難以剎車的扭曲慣性。韓國的政黨政治發展並不成熟,呈現出以政治人物爲核心的政黨文化,韓國式民主具有顯著的“嫁接”特徵,以“學緣”“親緣”“地緣”爲代表的私人關係對政治的影響顯著,政客與財閥官商共謀,裙帶資本主義痼疾難除,這讓韓國政治的現代化轉型路漫漫其修遠。

其三,韓國派系政治頻繁離合聚散模式下,面臨又一輪洗牌。韓國的政黨文化是精英政治與派系政治,政黨或派系繫於一個或極個別人身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與此相應,派系的精英領袖則要擔負起更多更大的責任,承受着超乎尋常的壓力。樸元淳的死亡事件,一定程度上會激起黨內不同派系間的分化組合,受到衝擊的樸元淳勢力會重新組合,其走向會影響黨內生態,民主黨的競選格局也將不可避免受到巨大影響。

其四,“逝者政治”或被消費,大做文章。韓國政界和學術界分析認爲,朝野政黨同時大搞“逝者政治”,是因爲他們都很清楚“逝者的巨大政治影響力”,正如盧武鉉的跳崖悲劇。

樸元淳死亡之謎,究竟是恥感文化下的底色,還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或許死無對證,或許另有陰謀。答案還在風中飄,又一場血雨腥風已揭幕。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