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時刻”再現,美國形象遭重創

亞太日報

text

隨着阿富汗塔利班8月15日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並佔領總統府,阿富汗局勢以令人震驚的速度“變天”了。美國相關人員從喀布爾撤離的場景,與1975年美國直升機從越南西貢撤離的對比照刷屏網絡,被衆多美媒比擬爲給美國一代人留下陰影的“西貢時刻”。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接受深一度採訪時表示,美國從阿富汗此次倉促撤軍表明,美國不會爲了它所扶持的政權而犧牲自己的利益,美國國際形象再遭重創。

美國20年經營土崩瓦解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7月8日,美國總統拜登曾信誓旦旦地表示,阿富汗政府垮臺“這種結果並非不可避免”,他堅稱“不會有美國人員從大使館撤離的情況”。8月初,拜登再次表示,阿富汗政府仍有可能撐住,他稱讚新上任的軍事指揮官是“認真的戰士”。8月13日,美國政府還堅稱喀布爾並未處於“迫在眉睫的威脅環境中”。

事實上,拜登“胸有成竹”的預判被現實擊得粉碎,喀布爾被塔利班佔領的速度遠超拜登政府想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接連在接受CNN等媒體採訪時也不得不承認,阿富汗政府軍無法保衛國家,而且“這發生的速度比我們預期的要快”。

自2021年5月1日,美國宣佈正式開啓撤軍進程,塔利班就開始攻城略地,短短3個月時間便席捲阿富汗,直到8月15日重返喀布爾,美國在阿富汗耗費20年時間的經營幾乎土崩瓦解。

美聯社8月14日列出了這場“美國史上最長戰爭”付出的代價:截至今年4月,在阿富汗戰爭的陣亡名單上,美軍爲2448人,美國承包商爲3846人,阿富汗政府軍和警察爲66000人,北約盟軍爲1144人。而在阿富汗戰爭中遇難的平民達到47245人。這篇文章還稱,“美國爲阿富汗戰爭支付的美元大多是借來的,幾代美國人將承擔債務成本”。

15日,美國駐阿富汗大使館降下了美國國旗。《紐約時報》8月15日刊文稱,儘管美國花費了多年和數以萬億計的美元來建立阿富汗政府及其國防力量,但塔利班在被驅逐20年後重新掌權。CNN稱,大使館人員的匆忙撤離,標誌着美國在阿富汗的存在迎來一個令人不安的悲劇性結局。

“美國領導層的可恥失敗”

拜登政府對阿富汗局勢的錯誤預判遭到美國朝野猛烈抨擊。

據美國《國會山》報道,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15日發表了一份言辭激烈的聲明,指責拜登政府拙劣地撤離阿富汗,是“美國領導層的可恥失敗”。

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15日報道,美國衆議院少數黨領袖凱文·麥卡錫在與美政府高級官員舉行的私人簡報會上,對拜登處理阿富汗撤軍的方式表達了憤怒,稱其將成爲延宕數十年的“尷尬”。

CNN15日報道,美國參議員本·薩斯當天表示,美國政府倉促撤軍的決定造成了阿富汗的災難,是美國連續兩任領導人——特朗普和拜登的軟弱主義直接導致的結果。

美國衆議院少數黨黨鞭史蒂夫·斯卡利斯15日說,拜登和他的情報系統在阿富汗問題上犯了嚴重的錯誤。他們幾個星期前說的話和今天阿富汗發生的一切完全不同。斯卡利斯批評美國政府只知道相互指責,卻不能對阿富汗迅速惡化的局勢負起責任。

當美國相關人員從喀布爾倉皇撤離時,拜登仍在戴維營休假也遭到廣泛批評。衆議院共和黨“三號人物”伊莉斯·斯特凡尼克發推稱:“美國正處於危機之中,而拜登正在度假。”

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刊文稱,拜登總統長期以來一直吹捧他的外交資歷是他帶到橢圓形辦公室的核心資產。一進白宮,他就自豪地在世界舞臺上宣佈“美國回來了”。但是,混亂卻主導了從阿富汗撤軍這一重大外交決策。

李海東在接受深一度採訪時表示,這次事件使拜登與失敗的重大外交事件掛鉤,會在民衆中形成相當糟糕的印象。

“不再相信美國政府”

隨着美國的直升機在混亂中逃離喀布爾的畫面傳遍全球,世界對美國的不信任再次加劇。李海東認爲,“從美國此次倉促撤軍可以看出美國外交遠談不上有戰略意識,這加劇了世界對美國當政者處理內政外交事務是否理智、是否有遠見的憂慮。”

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援引倫敦大學學院政治學專家布萊恩·克拉斯的話說,白宮顯然對阿富汗政府的崩潰的速度視而不見,且沒有做好準備。即使是拜登的盟友也不會試圖聲稱這是一項出色的工作,也不會說這是他們的計劃。

對那些曾經相信美國政府的阿富汗人來說,美國的倉促撤離更意味着“背叛”。一名在喀布爾的阿富汗記者在接受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採訪時表示,“我們原以爲美國人不會拋棄我們,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們永遠無法想象我們會被美國如此嚴重地背叛 ……我將一生都獻給了美國價值觀。”據英國廣播公司(BBC)8月16日報道,阿富汗裔美國人謝爾·侯賽因·賈戈裏曾擔任美軍翻譯,他在2003年的一次武裝衝突中失去了一條手臂。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不再相信美國政府了”。

據美國政治網站Politico報道,美國共和黨衆議員利茲·切尼稱,“美國辜負了阿富汗人民”,“而且美國最近的行動將使盟友懷疑是否可以信任美國”。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