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周時間裏,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除了在全球範圍內帶來巨大的死亡人數,還迫使大部分全球貿易和全球供應鏈暫時進入了“停擺”狀態,對世界經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更令人擔憂的是,各國疫情發生後自顧不暇,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國際層面上也表現出了有別以往的渙散的領導力,國際間合作缺少真正有效的協調。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許多人相信世界局勢將陷入混亂,國際格局會徹底“洗牌”,二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或將面臨最大挑戰。
事實上,二戰後形成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從來就不是穩定不變的。“冷戰”的結束、20世紀80年代東亞國家的崛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等等,這些事件都在潛移默化地使國際秩序發生調整和改變。不論哪一件,在當時看來或許都被認爲如同是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樣,其影響力能夠徹底改變國際秩序,但最終的結果是國際格局確實有所變化,然而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始終沒有被顛覆。新冠肺炎疫情會不會比過去七十多年中發生的任何重大事件對國際秩序造成更加深遠的影響,造成根本性的變革?這或許最終取決於疫情蔓延在多大程度上改變全球化進程、主要大國實力以及現有國際制度。
首先,全球化進程在疫情蔓延下呈現出了暫時的停滯甚至倒退。對於已經高度融入全球化的國家來說,這絕不是一個好消息。以往全球化常被比喻爲是“雙刃劍”,民粹主義者常常痛斥全球化的弊端,但目前來看全球化帶來的開放顯然能帶來更多的紅利。疫情的蔓延使很多國家只能通過國內補貼等方式化解全球化暫停帶來的危機。然而,這樣的做法絕非長久之計。各國仍然需要在一個開放的體系下進行生產、流通、消費,才能使經濟發展的引擎持續工作。重新恢復正常的國際經濟秩序,繼續推動全球化進程,與何時能實現疫情真正被控制這一不確定因素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其次,主要大國實力在這場疫情中正在發生重要變化。由於全球疫情尚未結束,這種實力變化仍然有待觀察。幾乎所有大國都遭受了經濟上的打擊,但在這場疫情中,各國應對重大危機時的治理能力可以被視爲是國家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受住疫情考驗的國家未來在國際格局中佔據主動的機會大大增加。目前來看,中國基本上擺脫了疫情蔓延的困境,但受國際環境困擾加深;美國和歐洲各國仍然處於疫情暴發階段,美國霸權的相對下降以及歐盟的內部矛盾會成爲焦點;俄羅斯、日本、巴西等國家的疫情並不完全明朗,有待進一步防控,未來的變化值得關注。
最後,現有國際制度能否應對危機以及之後的發展問題成爲關鍵。實際上,在疫情發生之前,現有國際制度已經飽受詬病,如WTO、IMF、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多有頑疾,部分機制甚至早已陷入停滯。但是,如今的世界正需要國際制度發揮作用。多邊主義下的國際制度是否能夠促使各國協作,戰勝疫情,成爲了國際秩序能否延續下去的動力所在。G20首腦會議推動的大國協調讓人看到了這一希望,IMF等國際組織還在通過各類貸款機制挽救世界經濟,世界衛生組織在過去一段時間爲全球抗疫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當然,由於疫情的發生,新的國際制度也有可能取代或補充部分舊有的制度,但是推倒重來無疑是成本最高、代價最大的,決不適用於當下。
綜上所述,判斷新冠疫情會不會導致國際秩序發生根本性變革爲時尚早。新冠疫情很大程度上加速了過去幾年中已經出現的國際格局的變化,但並不一定能夠中止全球化的趨勢並使現有國際制度失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各國儘快實現通力合作,成功應對這場人類共同的危機,是所有好的轉變的開始。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