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舉行線上會議 談疫情下的大國博弈與全球治理

李晴晴

text

亞太日報訊

6月13日,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與華僑華人研究院共同舉辦了以“疫情下的大國博弈與全球治理”爲主題的線上學術研討會議,華僑大學副校長王麗霞、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林宏宇及有關專家學者參加了此次會議。

在會上,就疫情下的大國博弈,各位專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唐士其表示,疫情全球蔓延更需要大國合作,對抗競爭並不可取。外交學院副校長高飛指出,疫情使全球經濟增長下滑,其負面影響可能會持續10年之久。經濟下滑會引起政治動盪,長期來看會影響世界格局,在這其中全球化受到的影響最大。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亞太研究中心主任雙聘教授石斌說,近來加上疫情的影響,中美關係出現全面倒退,但這只是暫時的,不應把疫情政治化和意識化。在當前的國際格局下,中國要趨利避害,不能把中美雙邊關係的倒退,演化成中西關係的倒退。

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特聘教授尚會鵬對中美兩國在疫情中的表現做出了自己的評價。他表示,美國的抗疫是不成功的,這與政府行動緩慢,以及民衆不配合有關。中國政府對疫情迅速做出反應並採取措施,且中國人民積極配合政府,使疫情得到了及時的控制。

不過,尚會鵬指出,這並不意味着中國的抗疫模式可以讓全世界學習。由於中美價值觀的差異,中國人民願意讓渡一部分的隱私和自由,配合政府對抗疫情,這在如美國等西方國家可能難以做到。尚會鵬表示,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的抗疫模式對一些國家可能更有借鑑意義,因爲這些國家既具有東方文明背景,又有西方的現代國家治理模式,在疫情中更好平衡了個人的自由與安全。尚會鵬還建議說,疫情之後,中國應更加積極地與國際接軌、與世界融入,使中國文明與現代治理模式實現更好的結合。

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遊國龍指出,這次的疫情只是大國博弈的一個戰場,不要高估它對大國博弈的影響。與戰爭會產生戰勝國與戰敗國不同,疫情之後所有國家都是戰勝國,它只能加速或延緩大國博弈的進程,但不會對結果產生影響。在這次的疫情中,中國與歐洲、日本等多強的關係有向好的跡象。與之相反,美國與多強的關係沒有增進,甚至出現摩擦現象。

除就疫情下的大國博弈進行討論之外,會議還就華僑華人與全球治理這一話題做了深刻討論。與會專家和學者紛紛就當今的全球治理以及華僑華人在其中的角色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來源: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