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將中國國藥集團的一款新冠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這也是首款正式獲得世衛組織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驗證的非西方新冠疫苗。與此同時,中國科興公司生產的新冠疫苗,也已進入緊急使用授權評估的最後階段,據美媒報道,世衛組織可能於近期做出決定。
國產疫苗過審,終結質疑抹黑聲音
去年12月,國藥集團即向世衛組織提交緊急使用認證的相關文件。此後,世衛組織派人到中國評估國藥集團各方面的合規情況。世衛組織7日的聲明中也提到,“緊急使用清單”評估疫苗的質量、安全性、效力、風險管理計劃及諸如冷鏈要求的項目實用性,還包括對現場生產設施的檢查,評估工作由世衛組織專家和外部專家組成的評估小組完成。認證期間,國藥集團還多次與世衛組織評審專家組會議溝通,並回復有關問題,提交相關資料。耗時之長,程序之繁瑣,可見評估之嚴苛。
在中國疫苗研發過程中,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不時釋放雜音,質疑甚至詆譭中國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所謂真金不怕火煉,國藥此款疫苗通過嚴格評估成功過關,獲得權威認證,有助於消除此前虛假信息給中國疫苗帶來的負面影響,贏得更多國家信任。英國《金融時報》評價稱,世衛組織的決定不僅提高了中國疫苗的影響力,也證明了其安全性。
中國疫苗獲權威認證,緩解全球疫苗供應短缺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指出,“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原本預計在今年向全球交付20億劑疫苗,但由於疫苗產能不足、發達國家囤積疫苗等原因,目前只交付了5400萬劑,正面臨疫苗嚴重短缺的困境。
與很多參與COVAX的國家自身疫情嚴峻,無法將大量產能投入國際市場不同,中國國內疫情控制形勢良好,在按部就班、穩妥推進國內疫苗接種同時,能夠有效支援COVAX順利實施。
3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透露,中國新冠疫苗全球供應已突破1億劑次,目前至少向69個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至少向43國出口疫苗。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上,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表示,目前,中國新冠疫苗全年產能接近50億劑,預計今年產量超30億劑。今年下半年,中國將通過多邊、雙邊機制向全球供應更多疫苗。科興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尹衛東4月曾介紹,目前科興已向全球提供了2.6億劑次新冠疫苗,其中60%提供給中國以外的國家。
可見,中國有能力也有意願爲全球抗疫貢獻更多力量,中國疫苗得到世衛組織權威認證後,無疑將釋放其產能,助力全球擺脫疫苗短缺的困境。
中國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加速疫苗在全球普及
全球疫苗短缺,不只體現在絕對數量上的不足,不同國家間的“接種鴻溝”更加觸目驚心。
世衛組織指出,截至5日,全球已接種超過11億劑新冠疫苗,但其中80%以上是在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國家,而低收入國家接種率只有0.3%。背後原因不只是個別國家爲了自身利益,對有限的疫苗資源多吃多佔,還因爲此前被列入“緊急使用清單”的一些疫苗在儲存、運輸等方面的要求過於苛刻。以溫度要求爲例,美國莫德納疫苗儲存溫度爲零下20攝氏度,輝瑞疫苗則需要在零下70攝氏度的條件下存儲。與之相比,國藥集團疫苗儲存條件爲2至8攝氏度,現有疫苗冷鏈系統、甚至家用冰箱即可滿足要求。此外,它還是第一款攜帶疫苗瓶監測器的疫苗,疫苗瓶上的小標籤會因疫苗受熱而改變顏色,便於衛生工作者判斷疫苗是否安全可用。
正如英國《自然》雜誌文章所指出,對於許多國家和地區來說,中國新冠疫苗是唯一可及的。如今,這種低使用門檻的中國新冠疫苗獲得世衛組織認證,擴大了疫苗可及性和可負擔性,讓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有了更多選擇,也將助力世衛組織通過COVAX在低收入國家實現疫苗大規模分發。
行勝於言。在一些國家爲疫苗分配爭吵不休之時,中國始終致力於構築共抗疫情的全球防線,踐行着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錚錚誓言,用實際行動扛起了大國道義和大國擔當。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