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會談暫停 達成協議希望猶存

亞太日報

text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11日通過社交媒體發佈消息說,在維也納舉行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會談暫停。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會談再次暫停,但美國和伊朗仍有較強動力恢復履約,各方對達成協議也都有積極表態,這爲談判最終成功留下了希望。但鑑於相關方仍有分歧未解決,會談能否快速重啓難以預測。

“外部因素”引猜測

博雷利11日發推文稱,有關美伊恢復履行伊核協議的最終文本已基本準備好,但由於“外部因素”,維也納會談需要暫停。他表示將繼續與伊核協議參與方及美國保持聯繫,以克服當前困難,最終達成協議。

一些西方媒體將“外部因素”與俄羅斯政府近日所提要求聯繫起來。俄外長拉夫羅夫5日說,西方就俄羅斯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對俄施加的制裁已成爲伊核會談達成協議的“絆腳石”,俄方希望與伊朗的貿易、投資和軍事技術合作不因制裁受阻,要求美方就此做出書面保證。但美國拒絕了這一要求,國務卿布林肯6日說,對俄製裁與伊核談判是“兩碼事”,兩者“不相干”。有西方輿論據此指責俄方阻礙談判。

對此,維也納會談俄羅斯談判代表烏里揚諾夫11日反駁說,俄方支持早日達成協議併爲此竭盡了全力,但能否達成協議並不僅僅取決於俄羅斯。有其他方需要更多時間討論懸而未決的問題,企圖把會談延長歸咎於俄方是“骯髒的遊戲”。

另有分析認爲,休會可能與美國對伊朗提出的新要求有關。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10日在與博雷利通電話時說:“美國提出的一些新要求毫無道理,與其希望迅速達成協議的立場不符。”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祕書沙姆哈尼10日也在社交媒體發文指責美國缺乏“政治決斷”,使談判“變得越來越複雜”。不過,伊方沒有說明美方提出了何種新要求。

重申意願留希望

儘管關於會談暫停的原因並不明確,但美伊雙方均表達了希望完成談判的意願,這讓人們感到達成協議的希望依然存在。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哈提卜扎德11日通過社交媒體表示,會談暫停可爲解決剩餘問題提供動力,會談的圓滿結束將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任何外部因素都不會影響向達成協議邁進的共同意願。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11日也說,美國仍然相信恢復履約的潛在協議已經接近完成。

在維也納具體負責協調伊核會談的歐盟對外行動署副祕書長莫拉也說,所有代表團在談判中都展現出了妥協精神,伊朗和美國都在談判中採取了非常有建設性的積極態度,他希望談判能很快重啓。

分析人士指出,美伊雙方都有達成協議的動力,美國希望加速從中東地區抽身,伊朗則希望解除制裁爲經濟發展鬆綁,而當前能源價格上漲或將進一步加強雙方達成協議的意願。

清華大學國際與地區研究院伊朗問題專家劉嵐雨說,美國希望包括伊朗在內的產油國增加石油供應從而穩定油價,伊朗則想借助當前形勢迅速回歸國際原油市場。

能否突破待觀察

儘管各方此前一段時間都暗示會談已進入最後階段,此次會談暫停時也重申了希望達成協議的意願,但鑑於會談曾在2021年6月第六輪談判結束後因伊朗政府換屆等因素中斷長達5個月之久,此次會暫停多長時間還是未知數。

值得注意是,西方國家在表達達成協議意願的同時,也不乏帶有推責甚至威脅意味的表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11日說,談判還剩極少數棘手問題懸而未決,“一些決定需要在德黑蘭和莫斯科做出”,如果伊朗和俄羅斯有此意願,美方相信不久後就能達成協議。英國和法國談判代表則表示,影響會談的“外部因素”問題必須在今後幾天內解決,否則會談可能破裂。

美國和英法德近幾個月頻頻以伊朗快速推進核項目爲由,給伊朗下達“最後通牒”,威脅稱如短期內達不成協議會談就將破裂。但在會談屢次突破所謂“最後時限”後,美歐並未退出談判。此次的“最後通牒”到底是美歐再次採取的極限施壓策略還是“狼真的來了”,仍有待觀察。

美國智庫歐亞集團分析師亨利·羅梅說,鑑於美國和伊朗在恢復履約上意願趨同,恢復履約仍有“一條明確的道路”,但這需要各方發揮“一定程度的創造力和靈活性”。他表示,會談暫停時間越長,談判就越有可能進入一種既無法達成協議又不破裂的僵局。

不過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範鴻達認爲,會談中出現的新變化對談判進程可能造成一些延遲,但不會對達成協議的前景帶來根本性影響。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