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觀察丨推得倒的歷史雕像 移不走的種族偏見

亞太日報

text

隨着“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在美國的發酵,全美各地的抗議示威活動中爆發了“推倒雕像”風潮。部分示威民衆表示,推倒雕像的行爲背後,是抗議者對美國奴隸制歷史相關文化符號的抵制。但有專家學者卻表示,歷史雕像存在會時刻提醒民衆這段錯誤的歷史,具有警示作用。在現今的美國社會,推倒歷史雕像很容易,移走部分人心中的種族主義的偏見卻很難。

弗吉尼亞州里士滿市紀念碑大道上,1824年完工的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軍最著名的統帥羅伯特·李將軍的雕像是當地最著名的紀念南北戰爭時弗吉尼亞州名人銅雕。自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全美抗議示威以來,里士滿市的羅伯特·李雕像就成爲了當地抗議者的聚集地。由於羅伯特·李在內戰期間代表支持奴隸制的南方聯盟,有人將其雕像視爲種族主義的標誌。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這座雕像被示威者塗滿了“黑人的命也是命”“阻止白人至上”等反抗種族主義的標語。同時,雕像所在的小廣場上被擺放了很多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執法的受害者的照片和資料。很多人也來到這裏爲這些受害者送上哀思。在記者採訪中,有民衆提出,應該拆除這座具有“奴隸制的象徵”和“種族主義”標誌的雕像。

“這座雕像只展示了奴隸制、痛苦和死亡,我想這將導致他們決定最終移除這座雕像。我不明白爲啥要對一個有着這樣象徵意義的雕塑是否保留進行辯論”,一位前來悼念的當地民衆表示。

羅伯特·李將軍的雕塑只是在這次席捲全美的抗議活動中被要求拆除的雕像之一。據統計,在此次在全美範圍內爆發的反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執法的抗議活動中。因類似原因被移走或拆除的雕像還有很多,現在全美大約有1800個南方聯盟性質的建築,目前已有超過140座被移除。當地時間6月19日,首都華盛頓特區唯一一座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聯盟將軍——派克的雕像被推倒。對此,有些專家指出,推到雕像不等於推到歷史,反而更容易讓人們將這段歷史遺忘,甚至抹殺。

佛羅里達大學歷史學助教佩勒姆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明確提出了反對,她說,“作爲一個歷史學家,我認爲它們對於準確地敘述美國的種族主義很重要。所以我認爲完全移除的後果之一可能是抹去歷史,我們有的教科書告訴孩子們說,奴隸是作爲自願工作的移民來的,所以移除這些標誌是感覺是默許了這種說法,好像這些事情就沒有發生。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我反對完全抹去這些標誌”。

特拉華大學教授安吉拉則表示,美國系統性種族主義的根源在於歷史。“美國(種族)問題的根源是當美國成爲一個主權國家時做出的一系列決定,其中一個決定是在法律上將奴隸作爲財產。然後幾百年的種族不平等在這個基礎上發生了。這就像蓋房子的基石一樣。所以幾百年後,非裔美國人在所有幸福的衡量標準上都不如美國白人,這並不奇怪。”推到歷史的雕像很容易,但移走部分人心中歷史的偏見很難。

據美國當地媒體報道,雖然弗吉尼亞州州長洛瑟姆對羅伯特·李將軍發佈了拆除令,但當地居民向市巡迴法院提起訴訟。6月8日,市巡迴法院裁定“10天內不得拆除”,同時給了原告21天時間重新提交案件,在此期間禁止州府拆除雕像。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