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評論員 胡麒牧
近日有印度媒體報道稱,多位消息人士透露,莫迪政府正計劃“加快”批准來自中國的投資提案。並稱這樣做是爲了“緩慢而穩定地爲停滯不前的(中印)經濟交往打開大門”。
去年以來,在邊境摩擦、抵制中國APP、封殺華爲、暫停接待中國旅客、停止中國集裝箱通關、拒絕加入RECP等一系列事件中,印度歷史問題軍事化,經貿問題政治化,昏招頻出,在中國這裏一點便宜沒佔到,反倒是傷到了自身經濟發展,錯過了東南亞區域合作的重大機遇,錯過了大量中國投資對印度製造業的支持。爲什麼印度在這個時間點又開始推動雙邊經貿合作了呢?
應當說莫迪政府未必是主觀上想跟中國加強經貿往來,但就目前印度的經濟運行情況,這在客觀上卻是印度的唯一選擇。根據印度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2020年印度GDP將收縮7.7%,這也是印度40年來最糟糕的經濟表現。與此同時,印度新冠確診病例數量全球第三,而且每天依然有超過2萬的新增病例。即使印度宣稱的規模宏大的疫苗注射計劃能夠按時完成,經濟的恢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總之,靠印度目前內部資源去完成經濟修復是困難重重而且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的事情。放眼全球,目前大部分發達國家自顧不暇,美國這邊特朗普已經下臺,當年對印度的承諾可能已成空頭支票,雖然2月非農就業遠超預期,但市場依然對經濟復甦的持續性有很強的疑慮,只有中國在2020年交出了亮麗答卷,實現經濟正增長,目前是唯一有能力而且有意願來助力印度復甦的國家了。
中印經貿合作能夠推動印度經濟的復甦,這不是一句空話。根據印度商務部的初步數據,2020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777億美元,儘管比2019年的855億美元有所下降,但中國依然成爲印度最大貿易伙伴。在疫情期間,印度嚴重地依賴中國製造的重型機械、電信設備和家用電器,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中印之間產業互補性以及兩國巨大市場容量是兩國加深經貿合作的有利條件。爲了實現2035遠景目標,構建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國需要一個安定的周邊環境,也歡迎各國參與到中國的雙循環中來,所以中國市場和中印經貿合作的大門一直是對印度敞開的,只要印度政府能拋開民粹主義,不要被美國牽着鼻子走,把本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當成執政第一要務,把十幾億印度人民的福祉作爲優先考慮,則雙邊經貿合作的正常化是可以很快實現的,甚至印度重新融入RCEP框架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過近期我們也看到了一些積極信號,除了開篇提到的印度放鬆對中國投資項目的審查之外,印度第二大電信公司巴帝電信和華爲簽下了電信基礎設施採購合同,根據公開報道,雙方簽署的這一合同金額達到了2.66億人民幣。這是印度政府在去年對華爲參與5G建設進行限制後首次鬆綁。
展望中印關係的未來,雙邊關係的發展必然還充滿挑戰和反覆,這會受內外部多種因素影響,但中印雙邊關係的穩定不但有利於全球最大的兩個新興市場國家自身的發展,也是區域安全乃至全球安全局勢的重要穩定器。但正像國務委員王毅在最近的記者招待會上說的,希望印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切實把“互不構成威脅、互爲發展機遇”的兩國領導人共識落到實處,爲27億中印人民帶來更多福祉,爲亞洲世紀的到來做出更大貢獻。
作者:林宏宇,華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
亞太日報觀察專欄作者均爲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來源:亞太日報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