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my與極創引力的battle:後選秀時期,小公司的偶像該何去何...

亞太日報

text

2020年10月21日,前“火箭少女101”隊長Yamy通過工作室再次在微博上發聲,稱其所屬公司極創引力的諸多違約行爲,給Yamy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傷害,並表示“Yamy正在進行的工作,合約、合法、合理,任何個人和組織均無權阻撓。”

10月21日,Yamy工作室發佈的聲明

此前,極創引力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北京極創引力是Yamy2016年4月17日至2025年4月16日期間的全世界範圍內唯一經紀公司,雙方簽署的《藝人經紀合約》合法有效,並未協商終止或解除,該協議依然具有法律約束力。所有希望與Yamy合作的公司、個人,都需要與極創引力進行洽談。

10月21日,極創引力官方微博發佈的聲明

距離Yamy首次在微博上曝光所屬公司老闆徐明朝對其進行人身攻擊,已經過去了3個月。然而,Yamy與其公司極創引力之間的糾紛並沒有停止。

時間回到7月21日,Yamy發表長文並曝光了極創引力老闆徐明朝在員工大會上的一段錄音,錄音的內容主要是徐明朝對Yamy外貌的羞辱。

Yamy在長文中表示,兩年來,自己的生活一直因爲徐明朝的刻意引導而陷入惡性循環:用口頭承諾的優質資源穩住Yamy使其不離開,逼迫她努力爲公司創造更大價值,同時不斷進行攻擊、打壓。這樣的兩極態度讓Yamy越來越沒自信,甚至幾近崩潰。她想要自救,提出瞭解約,卻只得到徐明朝“情況瞭解,不要作死”的強硬迴應。因此,Yamy決定曝光她的遭遇,向公衆表明自己解約的態度:“從今以後,我對自己負責到底。”

7月21日,徐明朝發文迴應Yamy的指責,卻將事件的焦點聚集在“解約”上:“如果你的目的只是爲了解約,實在沒必要搞得這麼驚天動地。”

7月22日中午,徐明朝再度發文,但他堅持不對Yamy道歉。徐明朝在長文中表示,Yamy早在7月10日就已經向公司提出瞭解約,此前曝光的錄音僅僅是她用來促成解約的手段。

事件一直髮酵至10月,解約風波仍未平息。

事實上,偶像與公司之間的解約爭端並不止Yamy這一例。2019年3月,偶像藝人李希侃與羅正在微博上控訴公司麥銳娛樂,並提出解約的要求。同月,高秋梓與公司姊妹淘文化解約。7月,卜凡與坤音娛樂解約,併成立個人工作室。除了解約經歷,他們與Yamy還有其他相似之處:原本都來自成立不久且缺少資源的小公司;本來籍籍無名的他們通過偶像選秀節目一夜成名,獲得巨大的流量與關注度。然而,在節目結束/限定團解散之後,他們不得不回到原本的公司。

Yamy所屬的北京極創引力成立於2015年。在Yamy參加2017年的《中國有嘻哈》並獲得小範圍知名度之後,公司一下子推出了庫奇卡樂團和加減乘除組合。但是除了Yamy之外,其他成員以及團隊的知名度依然不高。可以說,Yamy目前仍是極創引力最成功的藝人。此外,從公司對庫奇卡樂團和加減乘除組合的運營情況來看,極創引力並沒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支持旗下藝人。

2018年,有457家公司的13778名練習生報名了《創造101》。對於數量衆多的經紀公司而言,送練習生參與偶像選秀節目或許是背水一戰。如果失敗了,誰也不能保證練習生們會有下一個舞臺。但如果有人“出圈”,就能夠帶領公司的其他藝人進入大衆視野。正如Yamy之於極創引力,這種模式下獲得成功的小公司偶像似乎逃不過一人“奶”整個公司的命運。

7月31日,X—Way未知之路官宣Yamy爲其“小仙簪”眼線筆代言人,這是Yamy最近的一個商務資源

公司不僅不能夠給予優質的資源,反而還成了發展的累贅,但Yamy真得有底氣“單飛”嗎?

截至2020年10月23日,Yamy微博上共有655萬粉絲,但每條微博下的轉發、點贊、評論數量不足十萬。此外,Yamy並沒有個人的綜藝影視資源;在歌曲專輯方面,除了“火箭少女”期間的團體專輯,Yamy僅有一首個人單曲;在個人商務方面,也僅有X-way未知之路的眼線筆官宣了Yamy作爲代言人。

同樣通過《創造101》走紅,截至2020年10月23日,楊超越微博共有1672萬粉絲。在影視資源方面,楊超越已有《仲夏滿天心》、《且聽鳳鳴》、《極限17:羽你同行》這三部擔任主演的電視劇,還參與了《心動的信號》、《中餐廳》、《極限挑戰寶藏行》等熱門綜藝節目的錄製。此外,“火箭少女”解散之後,楊超越已官宣了LG克洛特亞太區品牌代言人、上汽全新MG5代言人等個人商務資源。

楊超越的在“火箭少女101”解散之後的資源足夠支撐起“單飛”——8月2日,楊超越成立自己的個人工作室八盼演藝工作室,並擔任法人,100%持股。然而,無論是粉絲數量還是當前的資源,Yamy似乎離“流量”已經很遠了。

這不僅僅是Yamy如今困境,那些通過選秀節目獲得短時間的流量的偶像們面臨同樣的難題:出道即巔峯。公司的能力遠遠落後於偶像個人的發展需求,與公司解約似乎是一種出路,但Yamy們也沒有足夠“能打”的粉絲能夠保證其獲得公司之外的資源。

無論解約與否,Yamy們都回不到巔峯時期了。節目或者團體是限定的,可偶像不是。但在將偶像當做“快消品”生產的行業環境下,這似乎是一個死局。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