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亞投行越走越近,日本人坐不住了?

亞太日報

text

根據日本共同社1月14日報道稱,由中國倡議成立的多邊金融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從本月起正式聘用一位日本員工。據悉,這名日本人曾在由日本政府100%出資的國際協力銀行工作,在亞洲新興國家基礎設施融資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儘管日本政府對加盟亞投行一事依然態度不明,但這並沒有妨礙亞投行對日本優秀人才的吸引。

自2016年1月16日開業至今,日本方面對亞投行的態度較爲複雜。一方面,日本政府追隨美國,以投資、融資不透明爲由,拒絕加盟。另一方面,日本經濟界以及部分政界人士,對亞投行持有積極態度,希望日本強化與亞投行的合作。比如。2019年10月,曾任日本財務省官員、前亞洲開發銀行(ADB)理事的加藤隆俊加入亞投行11人的國際諮詢委員。不難看出,日本與亞投行越走越近,這其中有中日關係改善的大背景,更主要的還是亞投行自身穩健發展的結果。

實際上,自開業至今的短短4年間,亞投行取得了豐碩成果。亞投行成員國已經達到102個,涵蓋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累積投資合作項目62個,累計投資120億美元。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學者劉典認爲,亞投行代表了多邊金融機構發展的一個新方向,在進行援助或投資的時候,並沒有要求貸款國強制接受一些非金融的條件,反而更加註重項目本身,特別是作爲創始成員的中國放棄亞投行否決權,一改美國在世行“一票否決”機制,展現亞投行與傳統多邊金融機構的區別。正是因爲沒有歷史包袱,能夠不斷吸取其他多邊開發銀行經驗教訓,使得作爲一家“年輕”銀行的亞投行比西方一些傳統多邊金融機構更加靈活、更加務實和開放,而這也正是亞投行能夠快速發展、不斷吸引國際優秀人才的關鍵。

自開業成立以來,針對亞投行盈利水平、發展前景的質疑一直不斷,這其中有些是出於對亞投行了解的不足,有些則是別有用心的攻擊。劉典認爲,對於亞投行的一些投資項目收益,不應該只算一筆賬,而應該多筆賬組合來計算。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的盈利並不是立竿見影的,這往往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週期才能體現出來,而且也不能僅侷限於“點”,應該從全局的角度來看。比如,鐵路部門負債率較高,且短期內難以看到經濟效益,但是一條鐵路鋪成後,能夠帶動物流運輸、沿線建設、旅遊觀光等諸多方面,其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要比修鐵路本身還要大,而且將會源源不斷地獲得收益。

有理由相信,作爲一個公開、透明、包容的國際機構,亞投行合作共贏、相互協商的開放舉措符合經濟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要求,其全球影響力必將不斷提升。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