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中國汽車產銷量出現斷崖式下滑。中汽協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汽車銷量爲367.2萬輛,同比下降42.4%。
多地買車就發錢補貼
今年以來,穩定汽車消費、提振汽車市場已成爲熱議話題。3月23日,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聯合發佈通知,明確提出“積極推動優化汽車限購措施,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更早,2月3日,佛山市率先印發《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升級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擬對消費者在當地註冊登記的汽車銷售企業購買“國六”標準排量汽車給予資金補助,根據購買新車、換車或一次性購買多輛客運、載貨汽車的不同給予2000-5000元的補助。
隨後,廣州、珠海、湘潭、長沙、杭州、寧波、南昌等地紛紛跟進,公佈了相應的汽車消費促進政策。進入5月,地方出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步伐仍未停息。
5月20日,上海市發改委發佈《關於促進本市汽車消費若干措施》,適當增加上海中心城區非營業性客車額度投放數量,2020年新增4萬個非營業性客車額度;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工作;積極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今年購買新能源汽車符合條件的給予每位消費者5000元補貼。
5月27日,陝西省發文明確,鼓勵汽車消費,包括組織開展汽車下鄉促銷活動、放寬汽車限行規定、支持各市適當放寬或全面取消皮卡進城限制;而針對購買新能源汽車,還建議有條件的市(區)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可給予適當支持。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汽車專家張翔對中新網記者分析:“汽車產業佔到全國GDP的8%-10%,比重很大,拉動汽車市場,可以說是直接拉動了國家GDP和就業率。地方出臺補貼可以直接促進消費者購買新車或舊車置換,提高了市場活躍度,有利於發展和刺激地方經濟。”
天津等限購地區增加車牌配額
除了發購車補貼,近期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建議,適當增加汽車限購地區的號牌配額、放寬購車條件和牌照限制。浙江合衆新能源汽車董事長方運舟則建議,放開城市新能源汽車限購指標。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祕書長葉盛基認爲,很多大城市的限購政策對產業的發展是不利的。而且城市中很多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是剛需,有計劃地放寬,甚至有條件地完全放開都是有必要的。
5月2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2020年內新增小客車個人增量指標配置額度35000個。圖片來自天津市人民政府官網。
“過去的一年裏,多個部委也曾多次提出限購鬆綁,一些地方如貴陽、廣州、深圳、海南等,或取消限購,或增加指標。近期杭州、上海、天津都是增大指標,北京是唯一至今未出臺相關舉措的一線城市。”乘聯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
雖然有觀點認爲,放開限行限購會帶來環境和擁堵問題,但葉盛基表示,地方政府應該結合產業發展,與地方交通建設和城市管理,有機地將兩者融合起來,而不是爲限購而限購,爲限行而限行。
車市逐步復甦,銷量“V型”反轉
隨着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和促銷政策的推出落地,中國車市正在逐步復甦。
乘聯會指出,從4月乘用車零售來看,目前已經基本確定了中國車市的V型反轉態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4月中國汽車產銷實現了同比、環比增長,結束了連續21個月的下降態勢。狹義乘用車銷量走勢圖。數據來自乘聯會
興業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地方政策成爲今年汽車消費政策主力。目前已出臺的地方政策,預計將拉動乘用車2020年銷量79萬輛,佔2019年乘用車銷量3.5%;潛在的地方政策,預計還能拉動37萬輛,佔2019年乘用車銷量1.6%。
“4月情況比預計的好,目前主要增長來自於商用車。但4月銷量不是正常情況下的產銷量,一方面去年同期基數比較低,另一方面疫情好轉對消費提供了很好的環境,而企業終端的庫存比較低,其利用這段時間彌補了二三月份造成的損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祕書長陳士華表示。
“後面很難說保持正增長,要看國外疫情、國內政策推動等多方面因素。”陳士華認爲,“現在擔心的是國外疫情可能會對國內整車生產節奏造成影響。如果6月份海外供應能跟的上的話,今年車市就不會出現較大的問題。”
促汽車消費,還可有哪些方式?
在消費層面,將調整後車輛購置稅的地方部分適當比例用於持續推動 “汽車下鄉”政策,落實相關汽車消費補貼措施,中國汽車消費市場潛力將得到進一步挖掘和釋放。
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表示,國家層面對小於或等於1.5升排量的汽車市場採取進一步的政策,如減免購置稅,減免貸款購車利息,可提振汽車市場消費。
葉盛基告訴記者,“現在各地出臺了一些措施,但我認爲首先應該把中央的政策全面落實到位,在此基礎上,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出臺一些補充政策,跟中央政策協調、協同”。
張翔也表示,目前很多刺激消費政策都已經用上了,短期可能不會有全國性的政策出臺。“就像醫生治病一樣,吃一副藥過一段時間再來。可以先看看這些政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然後再做下一步打算,如果效果不佳,可能下半年會有更進一步的政策出臺。”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