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不只是“鬼節”

APD NEWS

text

農曆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爲中元節,佛教稱爲盂蘭盆節,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儘管這個節日有着濃厚的道、佛兩教色彩,但中元節的最初來源,卻帶有深刻的儒家印跡。

  關於中元節的起源傳說,很可能是源於一個祭祖的節日,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者歲四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古人在農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時,奉上新收穫的瓜果蔬菜和黍稷等穀物糧食,謂之“秋嘗”,又稱“薦新”“嘗新”,即秋天讓祖先嚐新之意。

  原先“秋嘗”祭祖的時間並不一定是在七月十五,後來由於佛教和道教的介入,才固定在此日。

  據《佛說盂蘭盆經》的記載,盂蘭盆(ullambana)是巴利語中的烏蘭波納。“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後來“盂蘭盆”衍生爲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衆生。

  佛教這個節日大多是在寺廟集體做盆供祭祀。魏晉南北朝之後,這個節日就隨着佛教的普及開始廣泛流行。

  幾乎在同一時期,道教也將七月十五作爲節日命名爲“中元”。在道教世界裏,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是天、地、水“三元”。形成道教信仰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分別主管賜福、赦罪、解厄事宜,其誕辰分別爲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是爲“三元日”。

  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日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脫。”已經故去的祖先會在中元日回人間,看望子孫後代,其他孤魂野鬼也會出來搗亂。中元節被稱爲“鬼節”,正是由此而來。

  人們爲免遭不測,要在中元節祭祀祖先,燃燒紙錢,既表達孝心,也給孤魂野鬼些許安慰,換取人間生活安寧。道教地官赦罪信仰,遂演變爲中元節祭祖孝親的節俗。

  中元節是儒釋道三教合流的縮影,這個過程以魏晉爲起點, 隋唐時達到鼎盛,出現了儒家秋嘗、佛教盂蘭、道教中元並行的奇異景象。

  《唐會要》載:“(唐代宗)大曆四年(769)十三日敕:七月十五日前後各一日,宜準舊例休假。”七月十五日有三天休假,此爲盂蘭盆節的日子,宮廷對該節日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史籍留下的諸多記載也證明唐後期此節普遍施行於民間。如陳元初《憶長安·七月》雲:“繡轂金鞍無限,遊人處處歸遲。”詩文描述了節日狂歡的場景,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其繁華喧囂以至於遊人歸遲。唐以後,這個節日的宗教色彩逐漸淡化,從宗教走向民俗,節日色彩趨近清明節。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