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國接近完成從阿富汗的撤軍,這個坐落在亞洲心臟地區的國家面臨的局勢也越來越焦灼、複雜:暴力與混亂的上升,大國在地緣政治下的角力,不確定性極大的前景……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於7月12日至16日對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進行訪問並出席“上合組織—阿富汗聯絡組”外長會議。
作爲一個在中亞有着重要地緣利益的國家,許多中國人不禁產生了許多疑問:塔利班會重新在阿富汗建立一個像上世紀末那樣的原教旨主義極端政權嗎?阿富汗當下的局勢會影響到中國新疆嗎?如何看待日前塔利班有關“阻止‘東伊運’進入阿富汗”“歡迎中國前往投資”的表態?針對這些問題,《環球時報》記者專訪了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峯。
環球時報: 您怎麼判斷阿富汗的局勢發展?從目前戰事發展來看,塔利班重新在阿富汗掌權真的已成“定局”嗎?
錢峯: 塔利班重新掌權只是阿富汗局勢發展的一種可能性,或說是一種假設,面臨很多變數。
首先,儘管塔利班對外宣稱控制阿富汗85%的領土,但這一單方面宣稱的真實性尚待證實。即使這一數字是真實的,塔利班控制和影響的區域也主要集中在廣大鄉村地區,沒有主要城市。這一情況已並非一天兩天,早在十年前北約軍隊佔據絕對優勢時,就有評估認爲,塔利班的勢力仍控制阿富汗70%的領土。
其次,我們現在看到的阿富汗戰場形勢報道,大部分是單方面報道塔利班攻勢如虹,有關政府軍的聲音不多,但阿政府軍並非像外界所想的那樣不堪一擊。事實上,最近幾年駐阿美軍早已不參加對塔利班的地面作戰,戰事基本就是在阿富汗政府軍和塔利班雙方之間展開。政府軍除數量龐大外,也有一些特種力量,戰鬥力普遍不錯,而且還有塔利班不具備的空軍部隊。
此外,國際社會也正在加強對阿富汗的勸和力度。各國的共同認知是,阿富汗各派力量均需遵守聯合國2513號決議,即“阿富汗問題沒有軍事解決方案”。倘若塔利班一味武力奪權,很難得到國際社會和周邊國家的支持。
第四,即使是在25年前,塔利班也未能統一阿富汗全境,這反映出塔利班主要代表的是部分普什圖人的利益,而阿富汗各民族、部族恩怨歷史非常複雜,很多部族都有自己的武裝勢力,這些都會成爲阿富汗局勢的變數。
從目前來看,阿富汗局勢向“打打停停”“邊打邊談”方向發展的可能性較大。一方面,政府軍和塔利班都有和談的意願:塔利班很清楚,重新上演當年武力奪權的那一幕可能性不大;而喀布爾政府也知道,美軍在時,尚難清剿塔利班,美軍撤軍後,戰場上獲勝則更加困難。這是促使雙方走向和談的動力。
但另一方面,雙方的立場差距又太過巨大,多哈協議達成後,雙方在釋放囚犯的問題上陷入僵局,這導致和談也面臨極多困難。
在上述情況下,要解決阿富汗問題,不僅政府軍和塔利班雙方均需拿出極大的政治智慧,做出必要的妥協和讓步,也離不開國際社會更大的勸和促談的努力。
環球時報: 阿富汗再次出現一個上世紀末那樣的極端原教旨主義政權的可能性有多大?
錢峯: 即使塔利班在阿富汗再度掌權,要重建一個像二十多年那樣的、具有原教旨主義性質的“伊斯蘭酋長國”政權,恢復教法統治,也是幾乎不可能的。
一方面,二十多年過去了,阿富汗社會和民衆和當年已經不同了;另一方面,在這個議題上,國際社會各方力量的態度和立場是高度一致的。
環球時報: 塔利班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組織?在很多人印象中,塔利班是一個恐怖組織或極端宗教組織,或者是山裏的游擊隊;但另一方面,現在塔利班在多哈有辦事處、發言人,和中、美等大國也談判或接觸,這與前述形象又有一定偏差。在過去數年中,塔利班的性質發生過改變嗎?
錢峯: 首先需要明確,我們談論的是阿富汗塔利班,而非巴基斯坦塔利班。很多人經常搞混阿塔和巴塔。兩者雖然有一定關聯,卻是兩個性質不同、政治目的不同、且相互獨立的組織——阿塔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在阿富汗重新執政,而巴塔的主要目的是打擊巴基斯坦政府,且不分軍人、平民無差別攻擊。
對於阿富汗塔利班,中國和國際社會許多國家一樣,從未認定它是一個恐怖組織,而是把它視作一個曾經掌握過阿富汗全國性政權的、代表着部分普什圖人(阿富汗最大民族)政治主張和利益的、原教旨宗教色彩較強的激進組織。
隨着阿富汗局勢的變化,大多數國家越來越把塔利班視爲影響阿富汗和平和解進程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基於過去二十年中時局的變化,塔利班自身的原教旨激進政策也出現慢慢向溫和務實方向轉變的趨勢,以求得國內外更多認可。
比如在2019年多哈會議時,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代表曾就女性着裝問題進行接觸,當時塔利班的表態是,未來阿富汗婦女可戴頭巾,無需再穿着那種從頭到腳的黑色罩袍。此外,有一些報道顯示,近年來在塔利班控制的地區也出現了一些和以前不太一樣的政策,比如有部分婦女可以接受教育。
在過去這些年,中、美等大國均和塔利班有公開聯繫,其根本目的是爲了促進阿富汗和平與民族和解,並推動塔利班以溫和的方式迴歸政治主流。
環球時報: 塔利班最近頻頻發聲,向多個大國“釋放善意”。您怎麼理解塔利班最近的表態?塔利班是否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錢峯: 塔利班此舉旨在釋放善意,獲得更多國際力量的理解和支持,以便贏得更多和喀布爾政府談判的籌碼。
中、美等大國已把塔利班視爲阿富汗國家和平和解中至關重要的力量,紛紛在和塔利班加強接觸。不過,對於塔利班的承諾,國際社會普遍採取的態度是:聽其言,觀其行。
環球時報: 具體來說,塔利班承諾,將不允許“東伊運”等恐怖組織在該國訓練、籌資和發動對華襲擊。這和塔利班此前對“東伊運”的態度有區別嗎?塔利班是否有意願、有能力在實際上阻止“東伊運”等組織進入阿富汗?
錢峯: 在2001年以前,有“東伊運”分子流竄到塔利班掌權下的阿富汗,或在“基地”組織的庇護下在阿富汗訓練、從事反華活動;阿富汗戰爭開始後,也有“東伊運”分子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的部落區活動。在打擊“東伊運”上,現在的喀布爾政府態度非常積極,但由於自身力量有限,所以時常力有不逮。
而對於塔利班來說,在過去這些年中,塔利班高層並未有收容“東伊運”反對中國的政策框架,但由於“東伊運”分子持續抹黑中國新疆的狀況,塔利班內部的確存在一些對“東伊運”同情和支持的聲音。
“東伊運”過去這些年在阿富汗有生存空間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阿富汗各派勢力林立,塔利班也比較分散,不是一個嚴密清晰的組織,很多高層並不在阿富汗境內,其管控下屬派別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因此一些派別和分支收留了“東伊運”分子。
二是“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存在,“伊斯蘭國”和“東伊運”分子沆瀣一氣,他們的目的是希望讓“東伊運”成爲其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前線的“炮灰”。
三是阿富汗有廣大部落地區,政府管控能力很弱,漏洞極多,一些部族秉持千百年來的古老傳統,“只要有外人來投靠,接受你的庇護,必須無條件接納”,因此收容了一部分“東伊運”分子。
未來,如果阿富汗能夠實現政治形勢穩定,無論誰是阿富汗政府,繼續進行反恐鬥爭都是它的國際責任,也是未來中阿關係發展的重要基礎。而在政治穩定的大環境下,阻止“東伊運”進入阿富汗領土也是可能實現的。
環球時報: 目前阿富汗局勢的發展對我國新疆地區有什麼影響?
錢峯: 阿富汗局勢動盪對中國新疆地區最突出的威脅主要有兩個:一是恐怖主義,二是毒品氾濫。未來如果動盪持續,以上兩個威脅可能會增大,這將是中國不願看到並要堅決反對的。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中國與阿富汗交界的瓦罕走廊地勢險惡,人跡罕至,處在和中國邊界的部分大約只有90公里,從技術上“把門堵好”並不困難。
阿富汗局勢外溢,中國主要需要防範的不是風險從中阿邊境滲透到新疆地區,而是阿富汗的動盪向北外溢到中亞國家,向南外溢到巴基斯坦等國家,然後再波及到中國,這種可能性是現實存在並在增大的。
此次王毅國務委員訪問中亞三國,包括此前主持“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正是有這方面的考慮。這也進一步說明,阿富汗局勢不僅是阿富汗本國的問題,而事關地區穩定,需要加強國際合力爲局勢降溫。
環球時報: 能否介紹一下圍繞阿富汗的大國博弈情況?中、美、俄、印等大國在阿富汗問題上的利益和“抓手”都是什麼?
錢峯: 阿富汗地處四方之地,牽一髮而動全身,除了中、美、俄、印等大國,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等也都是能對局勢產生影響的重要利益攸關方。
對俄羅斯而言,阿富汗具有重要的地緣價值,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俄羅斯反恐和反毒鬥爭的成敗——俄羅斯認爲自己國內恐怖主義主要來自於北高加索地區,受阿富汗外因影響明顯——這和中國的立場與利益具有一致性。因此,美國撤軍後,俄羅斯對阿富汗的介入力度比此前加大了很多。
對印度而言,它把阿富汗視爲“戰略延長線、安全穩定器、力量放大器”:首先,阿富汗是可以從西、北方向向巴基斯坦實施包圍的“延長線”;其次,來自西北方向的安全威脅從歷史上一直是影響印度安全的最大因素,因此,印度需要最大程度確保阿富汗不能成爲反印勢力的避風港;第三,印度希望藉助和阿富汗的聯通擴大自身戰略影響力。
因此,在過去二十年中,印度對阿富汗的累計援助達到了將近30億美元,和喀布爾政府、阿富汗民間,包括地方領導人的關係都發展得不錯。不過,印度與塔利班長年交惡,如果塔利班在阿富汗的影響力進一步上升,在印度看來,將意味着巴基斯坦對阿富汗的影響力增強,這是印度所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印度現在比較着急,不得不嘗試恢復同塔利班的接觸。
至於美國,它在阿富汗苦心經營二十年,撤軍之後,其對阿富汗的影響力毫無疑問會在短期內明顯下降,未來再恢復也比較困難。不過,美國也不會完全放棄對阿富汗事務的介入,未來可能會借反恐等由頭繼續施加影響,比如以反恐名義擴大在南亞國家的軍事存在。
中國現在對阿富汗局勢採取的是一種“建設性介入”的立場。作爲阿富汗的最大鄰國,中國有與阿富汗共同推進“一帶一路”的強烈政治意願,而塔利班對中國參與阿富汗重建和投資的邀請也展現出,無論未來阿富汗政治結構如何,都有和中國發展關係、改善自身經濟社會基礎的需求。
然而,鑑於目前阿富汗的政治和安全局勢,中國短期內沒有派軍事人員填補美軍留下的所謂“真空”或現在就開始大規模在該國投資的緊迫需求,這兩個選項也都是不現實的。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