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在俄羅斯的21個城市進行調研時,發現不少城市都有義烏人,他們都在非常努力推動中國和當地的商貿合作。我在一些大學演講時,也有來自義烏的留學生。我們這個縣級市,太了不起了。”
25日,在義烏市場建設40週年大會暨2022年世界義烏人大會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特聘教授王文作爲義烏鄉賢代表發言時如是說。
義烏是聞名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歷經40年發展,當地人早已主動走出國門,把市場服務延伸到外商家門口。在義烏市場商品遠銷233個國家和地區的同時,義烏人也遍佈全球各地。
“義烏人幾乎走遍全世界,是中國和世界交流的‘貿易友好使者’。”王文認爲,講好義烏故事,可爲講好中國故事提供“巨大能量”。
當日,義烏市場發展研究院在會上正式成立,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王健與王文共同揭牌。據介紹,義烏市場發展研究院將從世界高度觀察義烏,以智庫機構服務數字化變革時代的市場發展、講好新時代的義烏故事。
這一智庫機構將圍繞哪些議題開展相關研究?
王文對中新網記者舉例說,義烏市場的先發優勢源於打通了“人”與“貨”之間的信息壁壘,以集成市場吸引商貿往來。在全球供應鏈逐漸智能化的當下,義烏市場該往何處去?這需要深入研究。
此外,義烏市場在國際上仍存在“標籤化”現象。同樣的商品在義烏,和在全球市場特別是西方市場存在“同物不同價”現象。“義烏商品的價值,乃至中國商品的價值被低估,這一局面需要破解。”王文說。
講好義烏的中國故事,在王文看來是破解上述瓶頸的一條必由之路。
他認爲,需進一步提煉義烏市場建設40年的故事,形成世界普遍能夠感知的精神,不僅給世界留下“小商品”的義烏印象,更要展示義烏髮展背後的實踐邏輯、底層情感。
除地方黨委政府外,各類媒體、媒介在講好義烏故事過程中亦需承擔更多使命。
王文稱,電視劇《雞毛飛上天》就是講述義烏故事的成功範例。一方面,要用電影、電視劇等文化產品展示義烏,一方面要加強對義烏的原創報道,深入挖掘“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懷”的真實故事。
數據顯示,義烏市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商品和商人,有各類外資機構8000多家,疫情前每年赴義外商超50萬人次,常駐外商1.5萬人。當地還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城市經貿合作對話會等國際重要會議,與20個國家的33個城市建立友好關係。
王文表示,要與世界一流媒體互學互鑑,從文字打磨、敘事結構到整體挖掘,提升講述義烏故事的能力。尤其還要加強人才隊伍的培養,提升傳播效能,同時盡力克服中英文在傳播方面的客觀限制。
“義烏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突破口’,要用更多真實客觀的義烏故事,呈現新時代的義烏髮展新氣象。”王文說。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