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的旅遊新形態:定製游上漲4300%

亞太日報

text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的統計,端午三天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4880.9萬人次,同比恢復50.9%;實現旅遊收入122.8億元,同比恢復31.2%。

根據多個在線旅遊平臺的數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旅遊市場在疫情防控的新常態中逐步回暖的同時,旅遊形態也在悄然改變。

近日,美國共享住宿平臺Airbnb愛彼迎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切斯基指出,“我們所認知的旅行概念結束了,旅行將不是我們曾經認識的那個樣子”。切斯基認爲,與其說全球人口只去幾個城市旅行,待在大的旅遊景點,不如說未來人們的旅行目的地會重新分配,他們會去成千上萬的當地社區進行周邊遊。

定製遊訂單量較清明小長假上漲4300%

目前,由於跨省遊和跟團遊仍未開放,周邊遊、省內遊、定製遊逐漸成爲主流。

馬蜂窩數據顯示,該平臺在剛過去的端午小長假期間度假市場增勢明顯,其中,“當地遊”訂單量相比清明小長假上漲895%,“定製遊”訂單量較清明小長假上漲4300%,景區門票和酒店相比清明小長假的訂單量分別上漲463%和240%。

馬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指出,疫情前,各大目的地城市的當地遊產品以外地自由行遊客爲主,而今年端午小長假期間,當地遊的消費者中本地遊客爲主流,覆蓋高端野餐、露營、戶外運動等項目的深度玩法更受這類遊客歡迎。

“目前各地遊客均以本地遊客爲主,本地遊客對新玩法、深度玩法有更高的需求,不只是’打卡’和淺嘗輒止的體驗。’定製遊’近年已逐步成爲主流,疫情也推動了定製遊市場的成熟。”馮饒說。

此外,包車類產品也漲幅驚人。

攜程平臺的數據顯示,早在5月,攜程平臺的租車訂單量就恢復到了去年同期水平,而全新的房車遊也備受青睞,北京以外地區的房車遊環比前一個星期的增長爲40%,熱門地區包括廣東、浙江和上海。

馬蜂窩平臺的包車訂單量較清明小長假則上漲了599%。馮饒分析,相比往年端午,中國遊客積攢了更多對旅行的期待,預算也較爲充足,同時更注重旅行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因此,定製遊、包車、自駕類產品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馬蜂窩大數據顯示,端午期間國內旅遊熱度排行前十的旅遊目的地分別爲:上海、三亞、成都、北京、蘇州、南京、廣州、杭州、重慶和西安。其中,廣州旅遊的訂單量在端午期間較上月同期上漲1678%,蘇州、杭州、重慶三座城市的訂單量較上月同期漲幅也超過1000%。

民宿訂單交易額環比增長逾70%

途家發佈的報告顯示,同比2019年端午節,2020年的端午假期訂單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65%,環比5月同期,訂單交易額增長了72%。而受疫情和政策影響,端午小長假近郊遊,圍繞城市3小時自駕、高鐵圈內的周邊遊、短途遊依舊是遊客最青睞的旅遊方式。

途家發佈的報告統計顯示,端午期間鄉村民宿訂單量佔比超過45%,在疫情下較去年同期依然實現了一定幅度增長。

其中別墅、複式、窯洞、四合院、老洋房等房型搜索熱度提升,可以“洗衣做飯”、“乾淨舒心”、適合“全家出遊”的品質房源更受家庭遊客青睞。而周邊既有傳統旅遊景點,又有新奇民俗、戶外運動或者採摘體驗的鄉村民宿更是一房難求,如莫干山、瀘沽湖區域內的網紅民宿,多數在端午前兩週就已經預訂完。

根據途家民宿後臺民宿訂單量統計,最熱門的10大目的地城市分別是成都、重慶、上海、麗江、廈門、惠州、廣州、杭州、深圳、三亞。

此外,據同程旅行與微信支付聯合發佈的端午假期旅遊消費大數據盤點顯示,端午假期的無接觸消費增長強勁,端午假期微信生態內的旅遊行業支付筆數同比增長了43%,端午假期比較熱門的目的地前十名依次爲:上海、廣州、杭州、成都、三亞、西安、秦皇島、蘇州、青島、廈門。

從出遊人羣年齡來看,來自微信支付的大數據顯示,“90後”超越“80後”成爲端午假期出遊主力軍,佔比36.4%,“80後”佔比32.87%,“70後”佔比15.37%。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