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人類社會向何處去”的中國答案

亞太日報

text

4月20日,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在海南博鰲舉行,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發表題爲《同舟共濟克時艱,命運與共創未來》的主旨演講。面對“人類社會應該向何處去”“我們應該爲子孫後代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未來”的時代之問,習近平主席發出“亞洲和世界各國要回應時代呼喚,攜手共克疫情,加強全球治理,朝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不斷邁進”的中國倡議。

當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人類社會面臨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實現普遍安全、促進共同發展依然任重道遠。同時,世界多極化趨勢沒有根本改變,經濟全球化展現出新的韌性,維護多邊主義、加強溝通協作的呼聲更加強烈。中國作爲亞洲大家庭重要成員,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積極推動地區合作,與亞洲乃至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將爲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源源不斷動力,共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

一是釋放更多發展紅利。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如今,中國是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中等收入羣體超過4億人,未來還會繼續增加;中國各類市場主體數量超過1億戶,已是衆多跨國公司和產品的最大單一市場。2020年,面對世紀疫情帶來的嚴重衝擊,中國率先控制疫情,率先開展抗疫合作,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恢復經濟增長,成爲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充分發揮了全球經濟穩定器的作用。中國積極搭建2020服貿會、第三屆進博會等平臺也有力支持了各國經濟復甦。當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擘畫了中國未來發展的新藍圖。中國積極參與貿易和投資領域多邊合作,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法》和相關配套法規,繼續縮減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將爲世界各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二是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長期以來,中國始終堅持多邊主義的立場,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爲基礎的國際秩序,成爲這個動盪不安世界的重要“穩定器”。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向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抗疫物資援助,正在以不同方式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急需的疫苗,爲推動抗疫國際合作作出了中國貢獻。作爲中國貢獻給世界的重要公共產品,“一帶一路”是中國“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的生動實踐。面對疫情衝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爲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髮揮了重要作用。未來,中國將同各方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建設更緊密的衛生合作伙伴關係,更緊密的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更緊密的綠色發展夥伴關係,更緊密的開放包容夥伴關係。這必將有力推動全球發展合作與開放共贏,爲人類走向共同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三是促進文明交流互鑑。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徵,也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近年來,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與此同時,單邊主義、孤立主義、保護主義盛行嚴重衝擊國際秩序,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更加突出。經歷了疫情洗禮,各國人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要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反對任何形式的“新冷戰”和意識形態對抗。世界更加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引領人類攜手應對共同挑戰。亞洲各國山水相連、人文相親,有着相似的歷史境遇、相同的夢想追求,不同文明共生共存、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既爲其他地區樹立了典範,也爲世界文明多樣化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加強同世界特別是亞洲地區不同文明交流互鑑,將有力破除冷戰思維、零和博弈思維,以文明交流互鑑取代“文明對抗”“文明衝突”,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促進人類文明共同發展。

當今世界所處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站在人類社會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中國與世界各國齊心協力、把準航向,定能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巨輪行穩致遠。

(來源:海外網)